阅读回答问题
委 屈
①正是吃西瓜的季节。中午,爸爸汗流浃背地搬回四个西瓜。我上去拍拍这个,听听那个,爸爸把眼一瞪说:“别动,先用凉水浸着,留着晚上再吃!”
②谁听他的!下午,爸爸妈妈都上班走了,奶奶在里屋睡觉(jué jiào)。我用刀给每个西瓜都扎了个倒(dǎo dào)三角,挑(tiāo tiǎo )起来放到嘴里吮(shǔn yǔn)一口,记好了哪个甜,哪个不甜。
③终于盼到吃完了晚饭。爸爸把瓜从水盘里抱出来放到桌上。四个瓜有大有小。我看一眼爸爸,又看一眼妈妈和奶奶,先用手占住了那个大的:“我要这个!这个大的是我的!”
④“啪!”爸爸的巴掌打到我的后背上,妈妈也狠狠地瞪着我,只有奶奶在笑。
⑤ “我就要这个,大的是我的!”我抱住瓜死不撒(sā )手。新-课- 标- 第-一-网
⑥“孩子小,大人哪有和孩子争吃的!”奶奶一个劲儿地给爸爸使眼色。爸爸却仍在大声嚷着:“现在的孩子真不懂事!你当奶奶的就是啃西瓜皮,他也不会理你的!”
⑦“看你说的,我们的阳阳可不是那样!”奶奶说。我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流出来,我抬头看了看奶奶,奶奶正慈爱地望着我。既然奶奶说了,爸爸就只好不再做声,让我吃那个大的。
⑧四个西瓜打开了三个,三个的瓜瓤(ráng)儿都是红红的,一看就知道很甜。就我这个,个头儿虽大,却没长熟,一点也不甜。大家默不做声地吃瓜。我守着我那个瓜一边吃一边看奶奶。奶奶吃得真香。我抬头一看爸爸,爸爸皱着眉头瞪了我一眼,好像在说:“这就是你抢大西瓜的好处!”
⑨我故意装成笑眯眯的样子,很香很甜地吃着。妈妈冷不防抢走我一块瓜,咬了一口,我“露馅儿”了。妈妈一定要我吃他们的瓜,我不吃。“让他吃,要抢大瓜吃就没吃好瓜的福分儿!”爸爸指着我说。奶奶狠狠地瞪了爸爸一眼,非要让我吃块好瓜不可。我张嘴咬了一小口,呵,真甜哪……
⑩我不后悔 奶奶 妈妈不是常拣不好吃的东西吃吗 今天 该让他们甜甜地吃一回了
(1) 为文中第二自然段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2) 为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 选择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只填序号)
①“我”吃的大瓜一点也不甜,而“我”不后悔,是因为:( )。
A. 这个瓜是自己挑的,不能后悔。
B. 自己后悔就太没面子了。
C.“我”吃那个大瓜,是为了不让长辈们吃这个不甜的。
②这篇文章主要是要( )
A.批评“我”只想挑好瓜吃的不良行为。
B.赞扬了“我’一家人,小辈孝敬长辈,长辈爱护小辈的浓浓亲情。
C.反映了难、妈妈对“我”的疼爱。
(4)根据短文的意思填空。(4分)
①读第④自然段, 爸爸打“我”后背,妈妈瞪“我”,是要告诉“我”:
。
②“我张嘴咬了一小口,呵,真甜哪……”“我”感到甜是因为:
; 。
(5) 读了这个故事以后,你觉得阳阳受委屈值得吗?为什么?
阅读回答问题
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她刚走到门口,忽然想起,小珍今天上午要来找他学叠花篮。
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
“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
“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改天在教小珍吧。”父亲说完,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篮,好吗?”
妈妈在一旁说。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下来吧!”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
准备(zhǔn zǔn)解释(shì shī)
约好(yuē yāo)早餐(cān chān)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的眼睛()的嘴巴
文中哪句话点明了中心?把它工工整整地抄写在下面。
阅读《厉归真画虎》回答问题
后梁时期,有一位画家厉归真。他非常喜欢画虎,见到画虎的作品,他就临摹;遇到画虎的高手,他就恭谦地去求教。
一天,厉归真听说邻村捉到一只老虎,立刻跑去,整整观察了一天。老虎踱来踱去的姿态,健美雄壮的体形使他感到惊奇。他高兴得画起虎来,并认为这是他最满意的作品。可是,一位猎户看后,却不以为然说:“这画虎气不多,倒是猫气多些!”厉归真听了,觉得猎人说得有道理,于是,就带上干粮,跑到深山老林去观察老虎。
一天夜里,山风呼啸。突然,一只野山羊跳到树下,接着,传来惊天动地的吼声,随即(jí jì)窜出一只斑斓猛虎,那只野山羊闻声而逃。老虎又怒吼一声,腾跃()而起,死死咬住了山羊的咽()喉。搏击挣扎的虎爪羊蹄,竟把地蹬出了一个大坑!厉归真失声叫道:“妙啊!这才是真正的虎气!”不料那虎听到人声便抛下山羊,铃铛似的()大眼直逼厉归真,发出一声雷鸣似的怒吼,张着血盆大口直冲()上来。厉归真吓得汗毛都竖起来了,赶忙向树顶爬去。那老虎无可奈何,只好叼起山羊悻悻(xìng xìn)而去。
自此,厉归真又常到丛树里去,认真的观察老虎的各种姿态和习性,画了大量速写草图。
以后,厉归真每次作画,都好像看见各种形态的老虎在眼前跃动,提起笔来得心应(yìng yīng)手。于是,他画的虎真的有了“虎气。”用“\”删去文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用“ ”标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是把 比作 。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小时候,他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yóu xì ( )。每次他都受藏在一块大石头的后面。这块巨石孤零零地(力 立)在草地上。一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就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的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xìng qù();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词语
在括号里用“--”标出正确的字
照样子,写词语。
孤零零:
严严实实:
转来转去: 请你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一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就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
一……就……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的打“∨”
(1)这段话写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
(2)这段话写的是李四光与小伙伴玩捉迷藏的事。()
(3)这段话写的是李四光与小伙伴玩捉迷藏时对巨石由来产生疑问的事。()
阅读《夜捉泥鳅》回答问题
夏天,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村里人常常打起火把,到沟里捉泥鳅。
暑假里的一天晚上,没有一丝风,空中青碧如一片海,白晃晃的月光洒满大地。我和邻居的堂哥一起去捉泥鳅。
我们点燃火把,拿着钳子和小竹篓,来到村边的一条沟渠边。我轻轻地拨开水边的杂草,瞪着眼睛搜索着。忽然,我发觉眼前像有什么东西在摆动,移近火把仔细一瞧,哇,原来是一条肥大的泥鳅在水底懒洋洋地歇凉。我屏住呼吸,张开钳子往水里插,心里默默地叨念着:“可要钳住!可要钳住!”
眼看就要钳住泥鳅了,我的心像快要跳出胸膛,手不由地抖了一下,泥鳅被惊动了,警觉地夺路而逃,转眼间钻人泥土里不见了。这时,我像泄了气的皮球。
这时,堂哥对我说:“钳泥鳅不能紧张,眼睛要看准,动作要敏捷,等会儿
你看我的。”我们接着找起泥鳅来,找呀找呀,终于又发现一条。机不可失,只见堂哥慢慢地把钳子插入水中,慢慢地靠近泥鳅,然后闪电般一夹,就把它给逮住了。站在一旁的我看得一清二楚。正巧,有一条泥鳅游了过来。我学堂哥的样儿钳。嘿。钳住啦!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夜深了,该回家了。我看看竹篓,里面有好些泥鳅。要不是堂哥催我回去,我还真想再捉几条呢!给下面的字注音。
鳅()篓()叨()
敏捷()() 逮()找出文中堂哥钳泥鳅时的动作,并用“△”标出。
把“白晃晃的月光洒满大地”改成被字句。
解释词语。
搜索:
敏捷:你觉得捉泥鳅这件事有趣吗?为什么?
阅读回答理解
八月,天气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槐乡的孩子可不怕热,他们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就已经爬到小山上去了。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刀到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一簇簇槐米落下来了。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孩子们的小床不放着磨好的长钩刀、篮子。明天只要是晴天,孩子们又将投入到火热的劳动中......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微笑()的歌声
()的钩刀()的炊烟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快乐——()甜蜜——()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句子中把 比作 。
自己试着写一个比喻句:你觉得槐乡的孩子是一群什么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