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世界著名两河流域分布,读图回答问题。(13分)
(1)比较两河下游水系特征的差异。(4分)
(2)分析湄公河下游地区积极引进外资发展橡胶加工业的原因。(5分)
(3)阐述N(纳赛尔水库)水库建设给其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4分)
在流域的开发过程中,土地利用发生了深刻变化,流域状况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
材料一:我国某流域区位示意图和近20年的人口、GDP变化表。
材料二:下图是该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统计图。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990年以来,全流域土地利用的显著变化是: ①类型明显减少,
②类型急剧增加,呈现出典型的③过程。
(2)该流域的地势特点是①;在流域的开发过程中,该地区河流水文主
要发生的变化是②。
(3)近20年来全流域人口增长了180.39%,其原因是___ _。
(4)在流域开发过程中,从流域布局和规划的角度分析如何保障水资源的水质环境。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也随之加快。
材料一:下图是江苏省沿海地区农业生产区位示意图。
材料二:下表是2000年和2008年江苏省沿海地区耕地投入能值比较表(单位:太阳能值/1019sej)。
材料三:下表是2000年和2008年江苏省沿海地区耕地产出能值比较表(单位:太阳能值/1019sej)。
分析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淮河是我国重要的①与②自然地理分界线。小麦和水稻作物的分界线是③。
(2)从耕地投入能值(材料二)来看,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最重要的自然区位因素是
①;2008年,影响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区位凶素是②。
(3)现代农业又称为“石油”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于①、
②能值逐渐降低,而③能值在农业生产投入占绝对比重。在农业生产投入中,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主要是由④能源转化而来。
(4)江苏沿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试分析其优越的气候条件。
(5)与2000年相比,2008年投入产出能效相对较(低或高),请分析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对江苏沿海地区耕地资源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读我国南方某河流中下游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回答问题。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甲地农业生产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水稻种植业为主,变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生的变化是
乙、丙两个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分别是
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交通(方式与布局等)发生的变化是
分析城市工业用地的变化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采取的有效保护环境措施有
读图,回答相关问题。甲、乙、丙三幅天气系统示意图中,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有关的是。
乙图为(锋面),它活动最为频繁时,会使我国北方表现为(灾害性天气);此时地球位于丁图中点(字母)附近,开普敦受
气压带控制,印度盛行风。简述乙图中D城市未来天气变化过程(锋面过境时和过境后)。
甲天气系统控制下会出现天气,在热带或副热带海区甲天气系统强烈发展会形成(灾害性天气)。
下面两幅图,为甲、乙两个城市某年人口变动示意图及为A、B两城市人口就业构成,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两城市人口规模相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的是,甲城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乙城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2)图中城市甲向城市乙人口迁移的原因是
(3)图中A、B两地分别对应图11中甲、乙两城,判断A地对应,B地对应。根据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与该地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说明判断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