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亚洲某内陆国水系分布和七月份气温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①地的7月均温可能为( )
| A.18℃ | B.16℃ | C.14℃ | D.10℃ |
该国( )
| A.年降水量南多北少 |
| B.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
| C.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 |
| D.东南部地势起伏大 |
图中②地的自然带为(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B.温带荒漠带 |
| C.亚寒带针叶林带 | D.高山草甸带 |
读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据此完成1-3题。
1月,图中A地盛行
| A.东南季风 | B.西南季风 | C.东北季风 | D.西北季风 |
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
B.冬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
|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 |
|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
当C地盛行西北风时
| A.A地高温多雨 | B.B地寒冷干燥 |
| C.C地形成高压中心 | D.正值1月份左右 |
读图“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1-2题。
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 A.赤道低气压带 | B.副热带高气压带 |
| C.极地高气压带 | D.副极地低气压带 |
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 |
| B.受甲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
| C.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 |
| D.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新西兰形成地中海气候 |
图为沿某岛屿20o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两地气候统计图,读后回答1-3题。
该岛屿可能是
| A.台湾岛 | B.马达加斯加岛 | C.加里曼丹岛 | D.海南岛 |
该岛甲、乙两地
| A.1月降水量最大 | B.2—6月的降水量逐月增加 |
| C.7月份气温最低 | D.8—12月气温逐月递减 |
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背风地带 | B.海拔较高 | C.受沿岸寒流影响 | D.距海较远 |
读图“山谷风剖面示意图”,回答1~3题。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图11出现的时间是夜晚②图11出现的时间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④此时吹谷风。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对于图11中的气温、气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等压线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增 |
| B.图中的等温线的数值自上往下递减 |
| C.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低 |
| D.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 |
据实际调查,图11中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
|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
|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
|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
图是30°N纬线上部分地区的降水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图示地区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高低 | B.大气环流 | C.距海远近 | D.洋流性质 |
图示纬线段穿过的板块数目是:
|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