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晨昏线将地球划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 |
| B.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永远是0º |
| C.晨昏线在地球表面上由西向东推进 |
| D.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将地球平分 |
下图中,甲为中高纬某地区的低压系统,实线为等压线,虚线示意月平均等温线的分布规律,该系统以每天160千米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关于图示地区所在半球及a地风向的组合,正确的是( )
| A.北半球、偏北风 | B.北半球、偏南风 |
| C.南半球、偏南风 | D.南半球、偏北风 |
此时往后20~30小时之间,乙地可能经历( )
| A.梅雨潮湿天气 | B.大风降温阴雨天气 |
| C.晴朗无风天气 | D.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
|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
| B.劳动力丰富 |
| 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
| 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
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 A.①② | B.②③ |
| C.③④ | D.①④ |
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温带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荒漠,其人为原因是( )
|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
|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
|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
| D.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
读“我国南、北方粮食、水资源、森林资源、人口分布对照图”,回答以下问题:
下列说法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
| A.a表示人口,b表示水资源 |
| B.北方的人均森林资源不到南方的一半 |
| C.北方的人均水资源是南方的一半 |
| D.粮食总产量南方多于北方 |
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森林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区( )
| A.光照差异大 | B.人口数量差异大 |
| C.水热差异大 | D.降水差异大 |
地理信息系统(GIS)可应用于城市规划研究。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该城市中心区位于图示区域的( )
| A.东北部 | B.东南部 |
| C.西南部 | D.西北部 |
若在该区域新建物流中心,最宜选择在(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青藏高原的气候特色;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下列解释正确的有( )
①“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较大
②“一日须携四季装”——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
③“山下百花山上雪”——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④“日愁暴雨夜愁霜”——该地区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易结霜
| A.①② | B.③④ |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