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欧洲阿尔卑斯山区,背风坡常常出现冰雪迅速融化或雪崩。其主要原因是
A.反气旋控制下沉增温 | B.局地气流下沉增温 |
C.西风带南移释放热量 | D.暖锋过境释放热量 |
下图示意为某区域中心城市不同年代的制造业就业人口密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读图可分析该城市制造业的空间变化,与其变化不相符的是()
A.制造业集聚中心逐步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扩散
B.在城区周边形成多个集聚区;
C.集聚中心呈现出沿高速公路向外扩展的趋势
D.制造业重心有向北迁移的趋势
(2)图中显示出的变化,说明城市制造业()
A.在区域社会经济进入高水平时期就业比重将大幅度增加
B.空间集聚与扩散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
C.空间格局演化与区位通达度及政策引导关系不大
D.在区域产业发展的结构中资源密集型企业始终为主体
图1表示我国某城市2008年部分人均用地状况。读图1回答1-2题。
(1)2008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
A.居住用地 B.工业用地 C.道路用地 D.绿地用地
(2)该城市准备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急需采取的措施是
A.改善居住条件 B.发展高技术工业
C.改善交通建设 D.美化城市环境
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完成(1)~(2)题。
(1)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2)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
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
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
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表1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据此回答(1)-(2)题。表1
时期(年) |
1985-1990 |
1990-2000 |
2000-2011 |
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 |
6.49 |
5.72 |
6.22 |
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 |
3.77 |
4.28 |
3.79 |
(1)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A、选增后减B、先减后增
C、不断增加 D、逐渐减少
(2)据表1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1)~(3)题。
(1)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正处于(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3)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
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