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太平洋沿某一纬线表层水温变化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据图推断该纬线可能为 ( )
| A.60°N | B.30° N | C.30° S | D.60°S |
结合图文材料及有关知识,判断下列关于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a海域有暖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
| B.b海域深受暖流影响,其海平面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
| C.c海域因受河川径流影响,冬夏季节水温差异大 |
| D.因受洋流和纬度因素影响,2、8月水温差异大 |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3—5题
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
| A.P为山坡上的洼地,Q为山坡上的小丘 |
| B.P为山坡上的小丘,Q为山坡上的洼地 |
| C.P、Q均为山坡上的洼地 |
| D.P、Q均为山坡上的小丘 |
若b的海拔高度为300米,a的海拔高度为400米,则P、Q处的海拔高度为
| A.300<P<400 | B.200<P<300 | C.200<Q<300 | D.400<Q<500 |
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P、Q处的地形可能
①同为洼地
②同为小丘
③同为缓坡
④一处为洼地,一处为小丘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读图,完成1—2题
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乙和丙 |
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景区域比例尺大小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
| 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
| 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
| D.乙的比例尺最小 |
当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时
| A.北半球为夏季 |
| B.南半球为夏季 |
| C.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 |
| D.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季风 |
下列渔场中,不在寒暖流汇合处的是
| A.北海道渔场 | B.北海渔场 | C.纽芬兰渔场 | D.秘鲁渔场 |
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具有巨大影响的洋流是
| A.北大西洋暖流 | B.北太平洋暖流 | C.日本暖流 | D.东澳大利亚暖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