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在常温下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基本反应类型是 。选用E装置收集氧气,收集的氧气不够纯,其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点)
(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①向长颈漏斗中倒入双氧水 ②向容器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③按要求装配好仪器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收集气体 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②①⑤ C.③④①②⑤ D.④③②①⑤
(4)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通过排水量测定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装置选用A、F、G)。
①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②若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b→c→d,F装置内导管(“b”或“c”)该怎样延伸?请画出。
③根据高锰酸钾的质量算出的氧气体积为理论值。如果实际测得氧气的体积大于理论值(水的体积测量准确),你认为原因是 。
④若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则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则发生装置应选用 装置,收集装置使用
(6)在实验室,氯化氢气体只能采用C装置来收集,由此推知氯化氢气体的性质有 。
图中的A、B、C曲线分别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图回答:
①在(16)℃时,A和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在一般情况下,可能是气体溶质的是(17)。
③在tl℃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关系(用
“>”、“<”或“=”表示)是(18)。
④在t4℃时,3只烧杯中各盛100 g水,然后分别溶解A、B、C三种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将溶液都降温到0℃,析出溶质最多
的是(19),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20)。
加热6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到不再产生气体后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称得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5.04g,则:
产生氧气的质量为(13)g,合(14)mol,含氧原子(15)个。
自来水消毒过程通常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0)。
②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1)。
③分析以上微观过程模拟图,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12)。
试选用a.金刚石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食盐e.石墨f.甲烷g.活性炭,填写下列空白(填序号字母)
作为生活调味品的是(4);用作刻划玻璃的是(5);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6);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是(7);
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8);可用于除去冰箱中异味的是(9)。
下列化学用语均有错误,请将正确的化学用语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氯元素Cl2 (1); 2个氮分子2N (2);氦气He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