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次企图淡化日本侵华暴行的会议引起了北京一场批评风暴并招致日本历史学家和其他人士的强烈谴责。 |
B.出席会议的除本校的师生员工外,还有市教育局负责人,本市各学校的代表,以及其他有关单位也派人参加了这个大会。 |
C.我看见世界正变成一片荒野,雷声正在接近,千百万人在受苦受难。 |
D.我揪紧我的“逃生袋”,虽然说是想逃走,但不如说是想有个东西可以抓住。 |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凤姐要见秦可卿之弟秦钟。贾蓉说秦钟生的腼腆,没见过大世面,怕婶子见了生气。凤姐说“凭他什么样儿的,我也要见一见”。 |
B.宝玉见秦钟人品出众,心中似有所失。他恨自己生在侯门公府之家,不能早与秦钟交结。秦钟见宝玉也自思道:“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来,我竟成了泥猪癞狗了。” |
C.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到林如海便从科第出身。可惜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林如海虽有几房姬妾,但未曾生有儿子,只有女儿林黛玉,因此爱之如珍宝。 |
D.秦可卿是贾蓉之妻,贾珍的儿媳妇。秦可卿死去,贾珍悲痛之极,哭得泪人一般,不仅为秦可卿置办了贵重的棺木,还为贾蓉捐了龙禁尉,以抬高秦可卿的身份。 |
E.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威重令行,心中十分得意。对一迟到者,她喝令拉出去打二十板子,并革了他一月的银米。如此一来,众人皆知凤姐的厉害,不敢偷闲。
下列有关诗句节奏的划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
B.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
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
D.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仁政”的思想,被后人称为“亚圣”,主张性善论;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个代表人物,主张性恶论。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广大消费者对今年三月十五日媒体曝光的南方某地方政府包庇地下黑工厂的做法极为愤慨,产品质量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
B.寒流侵入我国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
C.我国古代,为区别韵文和骈文,凡不押韵、不重对偶和排比的散体文章,一律称之为散文。 |
D.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拯救地球家园,遏制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积极地行动起来。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莘莘学子为何能够引起科技界前辈如此关注?这缘于近年刘嘉忆通过潜心研究成功攻克了一个多年未解的国际数学难题。 |
B.对中国人来说,在国与国无时无刻都用“软权力”较量的年代,我们除了张艺谋之外,还有孔子做文化大使,更是值得庆幸。 |
C.近日,记者在无极县见到了神奇的“景观”——红色碱性皮革污水汇成了千岛湖一样的大水塘,十余个水塘连成一片,水坑中满是红色污水,场面蔚为壮观。 |
D.这种文风承继自周作人、董桥以来中国文人隐忍的传统,抒情而不煽情,简洁凝练的句子体现的是大方之家的功底与素养。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自诩刚愎自用举家迁徙事实胜于雄辨 |
B.陷阱东施效颦一枕黄粱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C.拢络稗官野史向往光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
D.松弛孺子可教开源截流吃一堑,长一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