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提出,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到2015年,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 )
A.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 B.劳动者享有的重要权利 |
C.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 D.劳动者享受权利的前提 |
我国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旨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努力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国家实施此项战略的哲学依据是
A.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 B.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
追求数量,以GDP指标衡量政绩是几十年的传统。在2004年吉林省人大会议上,洪虎省长说:我们要用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统领各项工作,按照“稳定政策、适度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握全局、解决矛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要求,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调整国民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努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说明()
A.矛盾的主要矛盾是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的性质 |
B.主要矛盾是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
D.正确的政策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
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各地区一定要着眼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发展地区特色经济,找好着力点。发展地区特色经济要选好着力点,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
A.选择着力点要立足于本地区的实际 |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应承认矛盾的客观性 |
C.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应着重抓主要矛盾 |
D.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
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忽视生态文明建设,出现了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错误行为。这从哲学上看就是
A.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 B.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 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
告别鼠年迎牛年。牛年的楼市能否“牛“起来,各路专家众说纷纭,购房者“雾里看花”。各路专家众说纷纭表明
A.真理不具有唯一性 |
B.受主客观因素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同一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
C.专家们没有运用综合思维的方式来认识事物 |
D.专家们没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