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与探究题:
材料一:电影《背起爸爸上学》根据甘肃中学生李勇的真实事迹改编:农村孩子石娃自小丧母,与父亲和姐姐相依为命,因家境清贫,父亲便用一把铜勺决定了弟弟石娃去上学,姐姐则不得不中途辍学。石娃刻苦读书,在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中夺得一等奖第三名的好成绩,并考取省城师范学校。但父亲却不幸摔伤,瘫痪在床。重病缠身的父亲不想成为孩子的拖累而要结束自己的生命。石娃为了既照顾好父亲,又不耽误学业,背起爸爸走上了去省城读书的路。一个山区的苦孩子,以他瘦弱的身躯背起的不仅仅是一个生病的父亲,他背负的是一个沉重而又充满希望的未来。
材料二:为激励和引导广大群众参与道德实践、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从2007年至今,共举办了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群众参与度越来越高、覆盖面越来越广、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一大批德耀中华的道德模范涌现出来,弘扬了真善美,高扬了正气歌,感动了全中国。
材料三:2013年12月23日,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3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阅读材料,请你回答:
(1)阅读材料一,你从石娃的身上看到了那些值得学习的正能量?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什么意义?
(3)中学生应该怎么培养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请你为学校如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两点合理建议。
材料一:《2015政府工作报告》:一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的主要标志是,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增速稳,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4%,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材料二:《2015政府工作报告》:我们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前进中的困难和挑战。……群众对医疗、养老、住房、交通、教育、收入分配、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
结合上述材料和中国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最根本的一条是什么?
(2)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3)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总任务各是什么?
(4)请你为加快国家建设提两条以上的合理建议?
[有信仰就有力量]
共青团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全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通过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的途径,努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少年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最美孝心少年]
“妈妈,我愿付出我的所有,只为你的微笑!”这是获得2013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称号的赵文龙对妈妈爱的誓言。从8岁起,赵文龙就开始照顾患尿毒症的妈妈,炒菜、做饭,样样精通。
(1)孝心少年,感动你我;传递孝心,你我有责。请说说为什么要在全社会倡导“传递孝心”?
[德得相通]
“德得相通”是我国传统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原理。“德”指道德,“得”指所得,两者成为考察社会健康程度的标尺。社会风清气正,德得相通,人们以德谋得、互惠互利;反之,谋得失德,社会将陷入恶性循环。
(2)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道德环境,国家应做怎样的努力?
[精彩人生]
2014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北京大学考察。他强调:广大青少年要从现在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身体力行,将其推广到全社会中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3)我们应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材料一:2012年11月5日,《荣成时讯报》刊登了一位父亲对孩子的一点忠告:不要为你永远做不到的事情担忧,把注意力放在你的优势上,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不是为自己的弱势而自卑。
材料二:山东威海翠海中学于2013年4月3日开展了对七年级全体学生进行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该校副校长做了《认识自己,成就自我》专题讲座,引导青少年全面认识自我,了解自己成长的轨迹,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心态,不断提高心理素质。
(1)“把注意力放在你的优势上,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不是为自己的弱势而自卑。”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2)材料二中“引导青少年全面认识自我,了解自己成长的轨迹”的意义是什么?
(3)你知道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有哪些吗?
在福建农林大学,有这样的一个集体,他们“立志读尽人间书”,他们是一个充满着温馨和谐气氛的集体,他们追求的是“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的互帮互助,他们崇尚“以律人之心律己,以宽己之心宽人”的待人之道,他们有着“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信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就是福建农林大学09生物技术(1)班。
(1)“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请你从个人与集体的角度说明这体现了什么道理?
(2)“他们有着‘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信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对我们建设班集体有什么启发?
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对此,有同学认为,中华民族有着代代传承的美德,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只要继承就行了。请你对此观点加以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