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4月,北京某大学学生张某,因为和父母关系不和,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与自己的父母解除父子、母子关系,法院依法驳回了张某的诉讼请求。这是因为基于血缘关系确立的父母子女关系(   )

A.是不能改变,但可选择的 B.只有在未成年之前才能改变
C.是不可选择、不可随意改变的 D.只能在双方当事人同意之后才能改变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5年起实施的新环保法的法律条文从原来的47条增加到70条,如首次明确规定了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等,这些都改变了以往打击一些破坏环境行为于法无据的状况。这说明依法治国要坚持()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014年4月16日,一名2岁女孩在贵阳不慎弄丢了价值几十万的人工耳蜗,这是她听到声音、学习说话的唯一希望。得知这一消息,无数市民、媒体、政府部门官方微博,发起了一场全城找“耳朵”的爱心大接力行动。这一行动给我们社会成员的启示是()

A.乐善好施,扶危济困
B.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公民文明素质
C.不做看客,从我做起
D.增强公民法治观念,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中央文明办、最高人民法院等八部门共同召开“构建诚信惩戒失信”首次发布会。失信者将被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其名单将由最高人民法院向签约各方推送。这一制度的实施()
①有利于培育“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风尚
②倡导人们遵纪守法,让假恶丑行为感到无路可走
③在一定程度上“没收”了失信者合作交往的“通行证”
④能够彻底消除不诚信现象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下图漫画“司马光砸缸--有言在先”的寓意是()

A.见义勇为、匡扶正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公民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C.诚信是公民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
D.诚信是协调公共关系的重要条件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证”,我们要做诚信的人。下列做法不利于培养诚信品质的是()
①能向他人说出全部真话,公布自己的全部秘密
②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对自己诚实
③讲“义气”,说到办到,能够为朋友两肋插刀
④信守承诺,但不轻易许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