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
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
B.付有司论其刑赏宜:应当
C.是以先帝拔以遗陛下简:简单
D.悉以咨之咨:询问

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之”与其他三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D.愿陛下亲之信之。

选文中诸葛亮提出了三条建议,下面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开言路 B.赏罚严明
C.妄自菲薄 D.亲贤远佞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9分,每小题3分)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温而知新:旧的知识,学过的知识。
B.与朋友交而不乎:相信。
C.女知之乎:教诲。
D.人不知而不:生气,发怒。

、下列句中划线的字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学而时习/ 然后知松柏后凋也 B.仁为己任/丛草为林
C.人不知不愠 /温故知新 D.不善者而改之 /恕乎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选入本文的有的谈求知的态度,有的谈求知的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
B.孔子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一句中用比喻的手法强调了君子在恶劣的环境中保持自己高尚的节操。
C.“温故而知新”谈的是学习方法,在孔子看来只要温习了旧的知识就一定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
D.“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任重而道远”。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⑵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司马相如字长卿。少时好读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赋》。
梁孝王卒,相如归,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相如往,舍都亭②。临邛③富人卓王孙为具召之。临邛令自往迎相如。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文君久之不乐,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居久之,上读《子虚赋》而善之,乃召相如,相如请为天子游猎赋。赋奏,天子以为郎。
(节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注】①赀:通“资”,钱财。郎:郎官,是汉代的宫廷宿卫侍从之官。②都亭:指临邛城内之亭。都:城。亭:人停集之处。③临邛(qióng):古县名,在今四川邛崃。
.对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景帝不好辞赋正赶上
B.与临邛令王吉相善一向
C.卓王孙闻而之以……为耻
D.读《子虚赋》而善之在上面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
(2)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选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司马相如的文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①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②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③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广于君广:扩充
B.今日是也是:判断动词:是
C.秦王色挠挠:屈服
D.长跪而谢之谢:道歉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皆布衣士也孤有孔明
B.休祲降天曹操比袁绍
C.长跪谢之国险民附
D.徒有先生也是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第①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高潮部分。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屈原者,名平,楚①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②.博闻强志③,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④,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③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节选自《屈原列传》)
【注】①〔楚]指楚国王室。②[左徒]楚国官名,是一种官阶较高的职官,次于令尹,相当于上大夫.③〔志〕同“记”。④〔造为宪令〕制定国家的法令。⑤〔伐〕自我夸耀。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疾:生病
B.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直:正直
C.离骚者,犹离忧也离:同“罹”,遭遇,遭受
D.娴于辞令娴:娴熟、擅长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3分)
(2)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3分)
、通读选文,谈谈屈原遭受上官大夫谗言的原因有哪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9分,每小题3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诎右臂支船诎:同“屈”,弯曲
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奇:零数
C.罔不因势象形因:因为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竟然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启窗观中峨冠多髯者为东坡
B.东坡右手执卷其人视容寂
C.宫室、器皿、人物中轩敞者
D.能以径寸木忘路远近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船头上苏轼、黄鲁直和佛印的外貌、神情和姿势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显得非常逼真而生动。
B.作者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两人,一人悠闲自在,一人神情专注,写出了舟中轻松的气氛,跟船头的情景互相呼应。
C.作者在文中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笔法,生动地介绍了王叔远的雕刻作品,表现了他高超的雕刻技艺。
D.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雕刻品的各个细节,并按一定的空间顺序写来,清楚地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

、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