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子产为政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意,而无令名之难。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宣子说,乃轻币。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四有封洫,庐井有伍。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从政一年,舆人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夫人朝夕退而游焉夫人:丈夫的妻子 |
B.郑伯如晋如:到……去 |
C.吾不克救也克:能够 |
D.子产使都鄙有章鄙:边远的地方。 |
下列有关加点“之”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所善者,吾则行之②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③德,国家之基也④孰杀子产,吾其与之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 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
下列八句话分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子产治国以德,以民为本的一组是( )
①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②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③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④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⑤人之爱人,求利之也⑥德,国家之基也⑦不如吾闻而药之也⑧夫令名,德之舆也
A.⑧② | B.⑥⑤ | C.①③ | D.⑦④ |
下列各句对原文的解说,不确切的一项是( )
A.子产高度重视听取民众意见,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他认为乡校是民众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如果取缔乡校,堵塞言路,一定会对国家造成巨大的危害。 |
B.子产认为政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他反对子皮任用年轻而又没有从政经验的尹何治理封地,认为如果不经过学习实践就委以重任,一定会造成危害。 |
C.子产认为治国应重德轻财,治国以德可以获取美好的名声,从而塑造美好的国家形象,使国家根基稳固,人民快乐安逸。 |
D.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贤相,他具有很强的民本思想,勇于改革,赏罚分明,治国有方,文章最后通过郑国流传的民谣,用对比手法,对子产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2)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意,而无令名之难。
(3)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课内句子)
下面是某校团委书记在同学们18岁成人仪式上的致辞,请你根据语境,在横线处把句子补充完整。
18岁,这是多么美妙、多么令人羡慕的年龄!在儿童、少年眼里,18岁的人是大哥哥、大姐姐,因为你们、、 ;在中年人、老年人眼里,18岁的人是岁月的富翁,因为你们、
、 。
根据下表的内容,回答问题。
某旅游景点统计表
年份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门年票价格 (元) |
15 |
20 |
25 |
30 |
50 |
游客量 (万人次) |
11 |
15 |
20 |
23 |
4(1、2月份) |
旅游收入 (万元) |
165 |
300 |
500 |
690 |
200(1、2月份) |
(1)用一句话概述,该旅游景点2006年至2009年的发展变化。
(2)如乐观预测,该旅游景点2010年的情况可能会怎样?
“读伟大的小说,捧起前与放下后你已判若两人!”在一次外国小说读书交流会上,你准备给大家推荐哪一篇外国小说呢?,你准备怎么讲呢?要求写一段文字,谈谈你的推荐理由。(100字左右)(5分)
现代著名散文家柯灵对微型小说的创作要领有如下形象的比喻:
“关节处一着棋活,妙手成春;结穴处临去秋波那一转,令人低回不尽。”请你将柯灵的话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面的内容。分别说出东西方人在看待事物方面的特点。(6分)
古希腊大哲学家认为石头之所以能沉入水中,是因为其具有重力属性,木头之所以能浮在水面,是因为木头具有漂浮的属性.中国古人看到海面周期性的升降、涨落与进退,认为这与会与太阳、月亮的运行有关.所以他们比西方人更早理解潮。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