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
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的( )
A.②④⑥ | B.③⑤⑥ | C.①②④ | D.①③⑤ |
某溶液中C1-、Br-、I-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4,要使溶液中的C1-、Br-、I-的物质的量之比是4︰3︰2,则通入氯气的物质的量是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的
A.1/2 | B.1/3 | C.1/4 | D.1/8 |
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原子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组成HmX分子,在agHmX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A.(A-N+m) mol | B.(A-N) mol |
C.(A-N) mol | D.(A-N+m) mol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若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一定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
B.可以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从高锰酸钾溶液中获得高锰酸钾晶体 |
C.过滤时,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内搅拌 |
D.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到另—烧杯 |
下列各组溶液中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Ca2+、NO3-、CO32- | B.K+、Na+、Br-、NO3- |
C.Ag+、Na+、Cl-、K+ | D.NH4+、K+、OH-、SO42- |
“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 |
B.整个过程中,有2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
C.“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 |
D.“反应分离”环节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