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托马斯·班德认为:“在1776年美国革命乃至巴黎和约签订前的美国历史都是地方史或者单个州的历史,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美国史”。真正开始改变这个局面的是
| A.新航路开辟 | B.《人权宣言》发表 |
| C.《邦联条例》 | D.1787年宪法 |
《十二铜表法》第六表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这一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
| A.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 B.限制贵族的特权,维护平民的利益 |
| C.保护物品所有者的私有财产权 |
| D.已经发展到罗马法的成熟阶段 |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讲到:“公民……不遗余力地献身国家,战时献出鲜血,平时献出年华,他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公民具有同一血缘 | B.公民是政治统治集团成员 |
| C.公民具有献身精神 | D.形成了公民共同体 |
十年间,中国平均关税从2001的15.3%下降至9.8%,并且进一步简化进口管理,进一步完善进口促进体系,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的程度,基本上取消了进口配额管理。导致以上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
| B.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
| C.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后,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 |
|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压力和挑战 |
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试点改革中,一些国营企业从过去的“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派人出去“找米下锅”,从而由原来的“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企业融入大量外资 | B.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
| C.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
五年一规划,是中国经济安排的一大特色。“二五”计划大起大落,历程曲折,各年度的计划数字不断大幅调整变化,最后并无定稿。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建设方针出现偏差 | B.经济发展形势不断变化 |
| C.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 D.中苏关系的日益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