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纽约时报》特派记者警告说:“激进党”(国民党)决心废除“所有外国特殊地位、特权和治外法权”。据此可知当时国民党的激进表现是:
A.推翻北洋政府统治 | B.彻底实现民生主义 |
C.极力破坏国共合作 | D.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
海尔莫盖尼斯曾劝说苏格拉底:“难道你看不出雅典人的法庭由于受到言辞的影响常常把无辜的人处死,而在另一方面,由于言辞所引起的恻隐之心或由于申辩的人话说得中听,也常把有罪的人释放了吗?”由此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A.雅典法庭并无公平与正义 | B.辩论对于民主是不利的 |
C.程序公平不代表结果公正 | D.论证了君主专制合理性 |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曾写下了著名诗作《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此诗最有可能创作于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 |
B.1987年台湾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时 |
C.1993年汪道涵和辜振甫举行会谈时 |
D.1997年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 |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倡导建立大同世界,那里有公共医院、公共福利、公共教育、公共老人院和公共墓地,没有私有财产;同时他提出将妇女从厨房的劳作中解放出来。毛泽东就曾受到其影响,能体现在哪项措施中
A.农业生产合作社 | B.文化大革命 |
C.“大跃进”运动 |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下列反映历史真相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
A.当年受害者的口述材料 | B.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
C.侵华日军老兵回忆录 | D.受害者后代的描述 |
一百多年来对义和团评价的起伏,折射着这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政治的涨落。下列关于义和团的研究评价文章可能是在20世纪60年代发表的是
A.一场带有盲目排外但正义的反帝爱国运动 |
B.一场“迷信”、“蒙昧”充斥的反现代化运动 |
C.一次中国人民反侵略运动集中爆发的英勇斗争 |
D.一场不遵守与各国外交盟约的农民发动的暴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