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通过对人类古往今来诸多文明的研究比较,提出了“挑战——应战”模式来解释文明的起源。他把自然界对人类的刺激和人对人的刺激统称为挑战,把人对自然挑战的反应和人对人挑战的反应统称为应战。
——汤因比《历史研究》
材料二: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历史。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西方文明,西方的冲出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注入了引起现代化并导致永久性变化的力量;面对这一冲击,中国作出的回应是逐渐引进“永久性的变化”的要素的同时背弃传统的“周期性变化模式”,走上现代化道路。
——李帆《韦伯学说和美国的中国研究》
(1)阅读材料一,用“挑战——应战”模式说明罗马法的发展演变。
(2)阅读材料二,用史实说明,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和政治发生哪些变化?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呈现哪些趋势与特点?中国该如何应对?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被颠覆 |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
| C.君权至上的后果 |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
秦代只设置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权力较大。宋代设置路府州县四级机构,地方事权分化。这种变化反映了
| A.中央集权的强化 | B.君主专制的膨胀 |
| C.监察制度的弱化 | D.谏议制度的消亡 |
中央电视台进行过《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家风是一个家族共同遵循的家族理念观,且家风也随主流文化和政治生活格局的演变而变化。下列对中国历代家风演变分析不符合史实的是
| A.西周宗法理念推动亲睦等级思想提升 | B.汉代以来敬畏鬼神理念开始融入家风 |
| C.宋以来社会责任感日益成为家风主流 | D.近代以来世界新观念开始有选择融入 |
当前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
| A.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 B.若干政治力量的发展 |
| C.联合国实力得到加强 | D.人们对于和平的向往 |
某国际组织规定,参加其会议的国家须具备如下条件“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该组织是
| A.欧洲联盟 | B.联合国 |
| C.不结盟运动 | D.东南亚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