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侵略与抗争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以上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2)材料二、三表明,日本一直不曾放弃对中国的侵略。请写出中国古代史上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的抗倭英雄的名字。
(3)材料三中的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中国遭受深重苦难的原因有哪些?
(5)结合以上的史料,说说你的感悟。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索沃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克里米亚半岛位于乌克兰的最南部,南临黑海,东扼亚速海,克里米亚半岛犹如一只伸展开的巨型章鱼,将触角从东欧平原南端伸向黑海中央,战略地位十分突出。“谁占领克里米亚,谁就能控制整个黑海”早已成为军事家们的共识。
【溯源克里米亚】
材料一:1853年,俄国为夺取黑海出海口发动了克里米亚战争。战争使俄国惨改,对于战争的结果,也早就有人做出过这样的预言:“……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1) 、材料一中提到的“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俄国痛定思痛,采取了什么措施对它将来发展有用?这一措施在俄国历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寻访克里米亚】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英、法、美三国在克里米亚半岛召开了一个会议,这次会议对于加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协调对德一致行动,加速二战进程有及其重大意义,并对战后世界格局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2)、请问这次会议的名称?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当今世界,世界格局又朝着怎样的趋势发展?
【探究克里米亚】
材料三:2014年3月21日,克里米亚议会宣布公投决定后,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将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的条约,西方国家随即发表声明,宣称克里米亚全民公决没有“法律效力”,将不承认公决结果。俄方则表示,将尊重并支持克里米亚人民的选择。两种不同态度针峰相对,所以普京如果最终从法律上确认克里米亚从乌克兰独立并归属于俄罗斯,那么将成为冷战结束后最严重的国际政治事件,俄罗斯与西方将在乌克兰和克里米亚形成新的接近于冷战的格局。对于美欧来说,乌克兰亦是必争之地。从远期战略来看,遏制普京的超级大国梦,乌克兰作为毗邻俄罗斯的大国,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因此,战争也是美欧的可能选项。——《搜狐新闻网》
(3)、材料中“冷战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目的是什么?
(4)、有人认为克里米亚公投不是结束而是大国博奕的开始,“克里米亚”地区会成为第二个巴尔干半岛,引发战争爆发。你如何看待?请说明理由。
【感悟克里米亚】
材料四: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铁甲船和现代的爆炸性的炮弹第一次被使用。它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壕沟战和静止战。电报首次在战争中被使用,火车首次被用来运送补给和增援……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规模投入使用飞机、坦克、潜艇和毒气等新式武器,这次战争可以说是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一次检验和应用。使战争火力得以增强,造成更加严重的伤亡。——《搜狐网》
(5)、根据材料四,谈谈战争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九年级某班同学在以“近代化探索”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近代化历程相关内容的探究学习。

(1)(空白处填出相应内容)

(2)、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是理解历史的重要步骤。根据提示,把下列历史事件与方框中相应数字正确搭配。(注意:只填英文字母。) 历史事件:

A.工业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洋务运动 D.明治维新 E.戊戌变法


(3) 、借鉴大国崛起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新时期中国的和平发展提供有益的历史启示。请为下列世界近代史上大国崛起的因素提供史实依据(列举一例即可):
A确立先进社会制度的革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维护国家统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善于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的改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殖民扩张和霸权争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49年1月30日,天刚蒙蒙亮,人们就冒着严寒,从四面八方涌向英格兰王宫广场,来观看处决国王。广场中间设置了高高的断头台。下午1时,当教堂的钟声敲响时,王宫的侧门徐徐打开,两名威武的士兵,押着一个衣衫不整、满脸沮丧、步履蹒跚的囚犯走出来。
材料二: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是件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在欧洲的法兰西等国的支持下,与大英帝国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独立。
材料三:1789年7月14日,路易十六的记事本上是这样记载的: “14 日,星期二,无事。” 7月15日的早晨,大臣向国王汇报前一天的情况,路易十六吃惊而困惑地问:“怎么,造反啦?”大臣回答说:“不,陛下。这是一场革命。”路易十六被捕后,在狱中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1)材料一描述的历史事件出现在哪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中?该革命的成果有哪些?
(2)材料二中领导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取得最后胜利的人是谁?美国独立有何意义?
(3)材料三中“造反啦”指的是哪个事件?结合史实说说路易十六为何感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
材料二:

(1)材料一反应了怎么样的社会现实?
(2)明朝时我国科举考试出现了新变化,这种变化是什么?
(3)材料二图中考生金榜题名就喜,名落孙山就悲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是什么?

(10分)
材料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材料二:丝绸之路路线图:

材料三:卫青出使西域,促成了南北方交通线路—-丝绸之路的开通,从此,唐朝和西域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国与非洲的贸易也日益活跃。
(1)汉朝时把材料一中的“玉门关”以西的地方称为什么?这个地区是什么时候归中央政府管辖的?管辖的机构叫什么?(3分)
(2)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哪里?最远到达哪里?(2分)
(3)材料三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3分)
(4)古老的丝绸之路给我们留下了辉煌的足迹,它对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