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中日关系演变的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进行的重大改革是什么?请举一例当时中日友好交往的历史事件。
(2)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都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日本通过什么改革由弱变强?与此同时中国地主阶级掀起的自救运动是什么?
(3)近代,日本曾经向中国发动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请说出日本两次侵略中国战争的名称 ?结果怎样?
(4)你认为未来中日两国关系如何才能健康发展?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请回答:
(1)这些材料是近代史上哪一次改革的内容?是关于哪一方面的?
(2)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窃近者朝鲜之衅,日人内犯,致割地赔饷,此圣清二百余年未有之大辱,天下臣民所发愤痛心者也。然辱国之事小,外国皆启觊觎,则瓜分之患大,割地之事小,边民皆不自保,则瓦解之患大,社稷之危未有若今日者。”——康有为《上清帝第三书》
材料二:“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国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请回答:
(1)“圣清二百余年未有之大辱”指的是什么?
(2)康有为是怎样看待中国当时的处境的?
(3)康有为上书的目的是什么?是否起到了作用?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总之,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乎之方。……使天下有志之士无不明于洋务,庶练兵、制器、造船各事可期逐渐精强。”——《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要,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兴,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是哪些派别的言论?
(2)对比上述材料中所论及的“变”有何差异?
(3)对比上述材料中所言的“变”有何本质上的不同?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观察下图,请完成:

(1)上述图片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根据图片概括这一事件的内容。
(2)依据材料指出这一事件对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