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训练
(一)南海明珠——海南岛
在我国南海的万里碧波上,有一颗璀璨(cuǐ càn)的明珠,它就是富饶美丽的海南岛。
海南岛是祖国的第二大岛。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岛上有许许多多的橡胶园、椰子园和热带植物园。腰果、咖啡、胡椒、芒果、荔枝、龙眼、菠萝蜜等,在不同季节里挂满枝头;海参、海龟、鲍鱼、大龙虾等名贵海产品不计其数;铁矿、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蕴藏量也非常丰富。
海南岛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
高高的五指山挺立在海岛的中部,山上热带林木郁郁葱葱,四季常青。有山间小溪汇成的万泉河滔滔奔流,浇灌着两岸的农田。地处最南端的天涯海角,海天一色,美丽壮观。游泳胜地亚龙湾海滩,有七千多米长,一望无际的海滩沙白如银,各种颜色的贝壳碎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眺望大海,风儿和海浪好像在海面上嬉戏追逐,溅起千万朵白莲般的浪花,海潮哗哗,渔帆点点,景色十分迷人。
海南岛的椰林风光最逗人喜爱。你看海滩上那一片片的椰子林,如同一道道绿色的屏障(píng zhàng),那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椰子树,树形奇特,树干没有分枝,树梢上的绿叶像一把撑开的大伞,伞下果实累累。海风吹来,绿叶摇摆,仿佛在向人们招手。
每当清晨或傍晚,你坐在沙滩的礁石上,面对着大海,听着海浪拍打的声音,望着海上红日东升或落日西沉的奇景,你一定会高歌一曲,赞美这秀丽的海南风光。
(1)我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不计其数:
果实累累:
(2)短文第二自然段围绕 这句话分别描写了 、 和 。
(3)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分别介绍了 、 、 和
等景物。
(4)我能用横线划出课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 比作 。
(5)读句子,回答问题。
海风吹来,绿叶摇摆,仿佛在向人们招手。你觉得“招手”这个词用得好吗?好在哪里?
快乐阅读。
蚂蚁吃青虫真有趣!一天傍晚,我看见一群蚂蚁拖来了一条大青虫,到了洞口拖不进去。它们不咬青虫的皮,却专啃青虫的嘴,有的蚂蚁还从青虫的嘴里钻进去。第二天早晨,我发现蚂蚁洞口的大青虫只剩下一张皮了。
(1)在正确答案后打√
第一次看蚂蚁吃青虫的时间是:(1)早晨( )(2)傍晚( )
第二次看蚂蚁吃青虫的时间是:(1)早晨( )(2)傍晚( )
(2)短文一共有()句话。
(3)仿照例子造句。蚂蚁吃青虫真有趣!________真________。
快乐阅读。
春天到了,公园里的景色真美丽。草地上长出碧绿的小草,像铺上了绿地毯。花盆里的花都开了,有红的,黄的,白的,紫的,暗红的,十分好看。
(1)这段话共有()句。
(2)用“——”画出表示花的颜色和草的颜色的的词。
(3)这段话写公园的景色很美丽。主要写了地上的()和花盆里的()十分好看。
(4)草地上长出碧绿的小草,像铺上了绿地毯。
,像。
快乐阅读。
猫的舌头上有肉刺,它经常用舌头理身上的毛。狗的舌头在天热时总是伸出来,帮助散发身体中的热量。啄木鸟的舌头是细长的,能把害虫从洞里钩出来吃掉。动物的舌头是多么奇妙啊!
(1)这段话有( )句。
(2)写了()、()、()三种动物()的作用。
(3)请用“——”画出啄木鸟舌头作用的句子。
快乐阅读。
小树苗,排队走,绿化祖国忙不休。走到马路站两旁,撑起绿伞在街头。走到田野站风口,挡住风沙保丰收。走到沙漠站稳脚,沙漠一片绿油油。走到荒山安下家,座座荒山穿绿衣。
(1)小树苗都来到哪些地方?用“——”画出来
(2)用“”画出它为人们做了哪些事?
(3)你觉得小树苗还能做什么呢?
快乐阅读。
早晨。森林里散发出阵阵清香。树缝中间透进来的阳光有红的,有紫的,组成了各种颜色的光带。一只只小松鼠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上。树上的露水沙沙地落下来。树上的几只黄莺叫得那么脆,那么响。
(1)这段共有()句话,写了早晨()的景色。
(2)用——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3)从这段话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填在()里。
松鼠()露水()黄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