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题。
上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 )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
| 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
|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
|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
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
| A.发展水平 | B.生活特点 |
| C.发展方向 | D.发展条件 |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得出 ( )
| A.华北地区和浙江丘陵径流系数差距较大,是因为华北地区蒸发量小 |
| B.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就一定大 |
| C.云贵高原的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是因为地形平坦 |
| D.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径流系数山区大于平原地区 |
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南岭地区近些年来,森林植被被破坏,对水源涵养有减弱趋势,不稳定径流增大 |
| B.径流系数增大,说明南岭地区降水量增大 |
| C.南岭地区径流系数增大,河流补给变得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减少 |
| D.南岭地区径流系数增大,说明雨水流失量越来越少 |
读我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所在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下列各题。
黄河站与北极点的距离大约为:
| A.1000㎞ | B.1400㎞ | C.1200㎞ | D.1600㎞ |
关于北极黄河站、南极中山站(69°22′S,76°23′E)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黄河站盛行东南风,中山站盛行东北风 |
| B.一年中,黄河站的极昼极夜时间短于中山站的极昼极夜时间 |
| C.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向 |
| D.黄河站的区时比中山站的区时晚约4小时18分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图属于
| A.北美洲沿35°N所作 | B.澳大利亚沿23.5°S所作 |
| C.非洲沿23.5°S所作 | D.亚洲沿30°N所作 |
甲地的位置属于
| A.亚欧板块 | B.非洲板块 | C.印度洋板块 | D.美洲板块 |
MN线为地球表面的一半圆弧,回答下列问题。
若MN线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新年伊始,M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正好达90°,则()
| A.M点比N点的线速度大 | B.M、N位于同一纬线上 |
| C.M与N的纬度值相等 | D.M、N可能在同一经线上 |
若MN线位于晨昏线上,M点的地方时为8点,则()
| A.M点昼长大于N点昼长 | B.N点日出的地方时是4点 |
| 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 D.M点的区时比N点的区时早12时 |
若MN线位于70°N纬线上,6月22日晨昏线与M点距离最近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点的太阳高度为3°26′ | B.N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3°26′ |
| C.M点处于极昼 | D.N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 |
下图中外圆为某条纬线圈,纬度为X,该纬线圈上刚好发生极昼,图中阴影部分日期为Y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此时悉尼区时(中央经线150°E)是( )
| A.(Y-1)日11时 | B.(Y-1)日5时 |
| C.(Y+1)日11时 | D.(Y+1)日5时 |
若X<70°,当我国南极昆仑科考站(80.5°S,77°E)物体影子朝向正北时,世界标准时间为( )
| A.5时08分 | B.18时52分 | C.5时 | D.18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