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发掘重震雄风事过境迁明日黄花 |
| B.原型孤芳自赏播迁他邦贬褒不一 |
| C.成分与时俱进面目全非急剧变换 |
| D.崇尚余风遗响消声匿迹抱残守缺 |
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 )
| A.《共同纲领》封面 |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 |
| 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 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
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49-1952年各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属于1952年的是()
| A.严重、困难、农民、地区、解放 | B.敌人、解放军、中国人民、美国、解放 |
| C.准备、中国共产党、敌人、改造、经济建设 | D.中国人民、侵略、中国、美帝国主义、祖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些民主党派及非党派民主人士担任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其中,中央人民政府6名副主席中有3人,政务院4名副总理中有2人,34个部级正职中有15个由党外民主人土担任。这()
| A.表明左派人士和中间人士按三分之二比例参与执政 |
| B.说明中国共产党开始实行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政策 |
|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 |
| D.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
《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
| A.确立了国家性质 | 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
| 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 D.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 |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