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月陂
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蜀道后期
张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注释:这首诗写作者出使到蜀地,未能按期归家的感受。“后期”即延期、误期的意思。
(1)赏析首句“争”字的妙处。
(2)对于最后两句作者的感情倾向,有人认为是一种自嘲,有人认为是一种惆怅,你认为呢?请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诗中起提纲挈领、统率全篇作用的句子是___ __________。
2、你认为诗中哪一联写得最为精妙?谈谈你这样理解的理由。

诗歌鉴赏
寻陆鸿渐不遇唐·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思是靠近外城。
“欲去问西家”一句中诗人“欲去”的原因是什么?“欲去”还“问”,表示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品是从哪两个方面刻画这一形象的?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奉为。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诗。
从诗中句子,可以看出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
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

下面是严武的一首诗,读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