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②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②笳(jiā):古代军队中用的一种管乐器。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词以“梦”为题,全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试结合上下片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帏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伴。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
B.始适还家门适:出嫁。 |
C.女也不爽爽:差错。 |
D.渐车帷裳渐:渐渐地。 |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桑之未落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
B.静女其姝士贰其行 |
C.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
D.言既遂矣静言思之 |
下列对该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所写的婚姻悲剧,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情与礼的矛盾与夫权对妇女的压迫。 |
B.本诗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读来十分感人。 |
C.本诗充分运用了赋比兴交替使用的手法,时时注意情与景的结合,诗歌可窥见古代的集市贸易和婚嫁礼俗。 |
D.诗中一条淇水贯穿全诗,淇水水流的变化揭示了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运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 |
B.“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运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
C.“士之耽兮,犹可说也”,从技巧上看,它与下文“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构成对比,便于抒发心中的愤慨,更能突出“警醒其他女子的作用”。 |
D.女主人公认为自己并无差错:对感情忠贞如初,多年来甘心贫苦,日夜操劳,对得起丈夫了。 |
翻译下列句子。(每小题3分,共9分)
(1)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2)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3)唯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结合全词,谈谈你对词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结合词中具体语句,对本词所用的表现手法加以分析。(不少于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洗竹简诸公同赋
敖陶孙
舍①东修竹密如栉,一日洗净清风来。
脱巾解带坐寒碧,匱觞露饮始此回。
平林远霭开图画,西望群山如过马。
诗翁意落帆影外,孤村结庐对潇洒。
百年奇事笑谈成,向来无此苍龙声。
闲身一笑直钱万,剜粉劖②青留姓名。
①“舍”,诗人的朋友陈元仰家。②劖,砍去。
(1)“脱巾解带坐寒碧”一句诗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作简析。
(2)“平林远霭……对潇洒”四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3)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在岘山建羊公碑。孟浩然在《与诸子登岘山》中写到“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结合末四句比较二者所表现的人生志趣的异同。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江 行
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
(2)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