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30 mL浓度为10.00 mol/L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体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与NaOH反应的氯气一定为0.3 mol |
| B.n(Na+)∶n(Cl-)可能为7∶3 |
| C.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ol,则0.15<n<0.25 |
| D.n(NaCl)∶n(NaClO)∶n(NaClO3)可能为11∶2∶1 |
欲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应加入
| A.氢氧化钠溶液 | B.饱和Na2SO4溶液 | C.CuSO4溶液 | D.浓硫酸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物质都有甜味 |
| B.糖类物质的组成都符合通式Cm(H2O)n |
| C.动植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糖 |
| D.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
下列做法不能减少大气污染的是
| A.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实施燃煤烟气脱硫 |
| B.大力发展私家车,减少公共交通 |
| C.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替代化石能源 |
| D.多使用电动车和自行车 |
酸雨对自然界的危害很大,下列有关酸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汽车尾气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 |
| B.酸雨既能腐蚀建筑物也能损害农作物 |
| C.煅烧石灰石产生的C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
| D.用天然气代替含硫的煤作燃料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
下表为某汽车在不同速率时所产生的空气污染物质量(按汽车平均行驶1公里计算)。
| 污染物/g•km—1 |
速率/ km•h—1 |
||
| 50 |
80 |
120 |
|
| 一氧化碳 氮的氧化物 碳氢化合物 |
8.7 0.6 0.7 |
5.4 1.5 0.6 |
9.6 3.8 0.8 |
根据上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汽车行驶时,污染物中CO含量最高
B.汽车速率为120km•h—1时,污染最严重
C.从环保角度考虑,最合适的汽车速率为50 km•h—1
D.汽车速率增大时,产生的氮的氧化物也随之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