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碰到的某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g(OH)2和Al(OH)3热分解生成的气态水可覆盖火焰、驱逐O2、稀释可燃气体,分解产物MgO和Al2O3能较快地与塑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及腐蚀性气体反应,所以它们可以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的无机阻燃剂 |
| B.近年来禽流感病毒H7N9时有病例报告,卫生部门强调要尽量避免接触活禽,个人也应加强消毒预防,其中消毒剂可以选用含氯消毒剂、酒精、双氧水等适宜的物质 |
| C.食品包装袋中常放入小袋的生石灰,目的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
| D.碘的升华、溴水中萃取溴、石油的分馏均是物理变化 |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装置①制取氨气 |
B.装置②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并 防止倒吸 |
| C.装置③可用于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 |
| D.装置④左侧烧杯中c(Cl-)增大 |
实验用含有杂质(FeO、Fe2O3)的废CuO制备胆矾晶
体经历下列过程,Fe3+在PH=5时已完全沉淀,其分析错误的是
| A.用18mol/L浓硫酸配制溶解所用4mol/L的稀硫酸,玻璃仪器一般只有3种; |
| B.利用Cu(OH)2替代CuO也可调试溶液pH不影响实验结果; |
| C.洗涤晶体:向滤出晶体的漏斗中加少量水浸没晶体,自然流下,重复2-3次; |
| D.若要用实验测定所得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数目要用到坩埚和坩埚钳。 |
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r(Y)>r(X)>r(Z),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变化,其中B和C均为10电子分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元素位于ⅥA | B.B的沸点大于C的沸点 |
| C.A能溶解于B中 | D.A和C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下列实验操作或事实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或事实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 A |
淡黄色试液 红褐色沉淀 |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3 |
| B |
Br2 FeBr3 KBr |
制备少量KBr溶液 |
| C |
无色试液 焰色呈黄色 |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不含钾元素 |
| D |
H3PO3+2NaOH(足量)=Na2HPO3+2H2O |
H3PO3属于三元酸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可逆反应使用不同的催化剂时,高效催化剂可增大平衡转化率 |
| B.已知反应SO2(g)+H2O(g)=H2SO3(l),该过程熵值增大 |
C.下图可表示爆炸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 |
| D.同温同压下,H2 (g)+Cl2(g)=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