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据此回答下题。正所谓“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国与欧洲都是有着古老文明、怀揣新的梦想的大陆,中国梦与欧洲梦完全可以相得益彰、共放华彩。从哲学的角度看,“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是因为
①共同的价值观推动社会的发展 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③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在欧洲内部,政治上的“中国威胁论”、经济上的贸易保护主义仍有一定市场。然而,近年来中欧合作的累累硕果早已使务实合作、携手发展成为双方基本共识,中欧关系始终没有偏离合作共赢的主基调。这告诉我们,认识中欧关系应坚持
| A.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 |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
|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D.抓住主要矛盾分清主次 |
书法是中国艺术的奇葩。唐代孙过庭的《书谱》在谈到学习书法的过程时说:“至于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这一过程体现了()
①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②事物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③事物发展是一个量变不断积累的过程
④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哲学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①画龙点睛—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②见微知著—矛盾的特殊性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③事在人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承前启后—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举国各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表明()
| A.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
|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
| C.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
面对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的“造城运动”,某专家指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城市的发展与壮大不能离开产业的支撑,没有充分释放劳动力的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新兴产业,城市就很难聚集人气、让人们落地生根。该专家的观点强调了()
①新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完成的
③自在事物的联系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
④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2年6月6日上午,天空上演一出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此前国家天文台做出了科学预测,与古时人们对其现象与本质不能形成正确认识有了鲜明对比。这段材料体现了哲学基本问题中的()
|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 | B.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 |
|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