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M、N两河特征正确的是 ( )
| A.M河上游多峡谷,落差大 |
| B.M河水位季节变化小 |
| C.N河水位季节变化大 |
| D.N河流向高纬,凌汛多发 |
乙图中①、②两地的自然带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
| A.①地:热带雨林带,纬度 |
| B.①地:热带草原带,地形 |
| C.②地,热带荒漠带,地形 |
| D.②地:热带草原带,洋流 |
读2013年某日我国四地点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及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 地点 |
日出时间 |
日落时间 |
| ① |
7:18 |
16:48 |
| ② |
6:54 |
15:30 |
| ③ |
6:36 |
16:50 |
| ④ |
8:24 |
18:56 |

此时,地球可能位于图中的 ( )
| A.1位置 | B.2位置 |
| C.3位置 | D.4位置 |
四地按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 B.④③①② |
| C.②①③④ | D.④③②①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 A.吃月饼,共庆团圆 |
| B.荡秋千,踏青插柳 |
| C.放鞭炮,守岁迎春 |
| D.望双星,鹊桥相会 |
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
|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
| 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
| 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
| 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 |
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26´,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变动周期约4万年。读“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黄赤交角为24.24°时( )
| 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
| 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
| 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
| D.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 |
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 )
①移动周期约4万年 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④最小纬度为22.1°
| A.①② | B.①④ |
| C.②③ | D.③④ |
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此日在()
| A.3月21日前后 |
| B.6月22日前后 |
| C.9月23日前后 |
| D.12月22日前后 |
据我国某年某月的日历的一部分所反映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 20日 |
| 今日春分 21时24分 (北京时间) |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
| A.(23°26′N,120°E) | B.(0°,21°W) |
| C.(23°26′S,21°W) | D.(0°,120°E) |
此时,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两条经线是 ( )
| A.180°经线、0°经线 |
| B.0°经线、120°E经线 |
| C.0°经线、101°W经线 |
| D.180°经线、159°E经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