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旅游局将2013年的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海洋旅游年”,2013年1月1日,启动仪式在海南三亚举行。蜈支洲岛位于三亚市,距市区30千米,岛屿面积1.48平方千米。该岛拥有“清澈的海水、细软的沙滩、热情的阳光、绵延的群山、宁静的港湾……”是我国潜水观光的首选之地。图10为蜈支洲岛景区示意图。
(1)简要评价蜈支洲岛海洋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2)指出蜈支洲岛旅游业发展中需要注意和解决的海洋环境问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和城市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的地形特点。
(2)说明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3)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甲、乙之间的地区大规模的垦荒。请说明对土地产生的影响并简要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m)及冬半年天气系统示意图。
材料二 1961年至1990年成都与上海有关气象资料
地点 |
气候资料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成 都 |
平均气温(ºC) |
5.5 |
7.2 |
11.6 |
16.5 |
21.0 |
23.5 |
25.2 |
24.9 |
21.0 |
16.9 |
11.8 |
7.1 |
日均日照(h) |
2.2 |
2.1 |
3.1 |
3.8 |
4.2 |
4.3 |
4.8 |
5.3 |
2.7 |
2.1 |
2.0 |
1.9 |
|
上 海 |
平均气温(ºC) |
3.7 |
4.6 |
8.5 |
14.2 |
19.2 |
23.4 |
27.8 |
27.7 |
23.6 |
18.3 |
12.4 |
6.1 |
日均日照(h) |
4.4 |
4.2 |
4.5 |
5.1 |
5.6 |
5.4 |
7.5 |
7.8 |
5.4 |
5.2 |
5.0 |
4.8 |
材料三“天府”在人们的印象中是“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谨”。2008年2月,由《中国国家地理》举办的“新天府”的评选中,成都平原排名榜首,从而把“天府”的称号持守了2300多年。
(1)说出图中所示地区地形 的主要特征。
(2)冬半年,A城市常为阳光明媚、温暖如春的天气,而B城市则常常是低温阴雨天气。结合材料一简析原因。
(3) 依据四川盆地(如成都市)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的沿海地区(如上海)小的特点,有专家认为,四川盆地表现出了一定的海洋性气候特征。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简析成都气温年较差比上海小的原因。
(4) 结合材料三,简述成都平原能把“天府”的称号持守了2300多年的原因。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侧气候资料分别表示A、B两地中的某一地。读图完成(1)~(3)题。
(1)比较A、B两地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2)多瑙河a河段春季常出现洪水,试分析原因。
(3)多瑙河已成为沟通北海与黑海的重要航线,但多瑙河三角洲却没有形成重要的港口城市,试分析原因。
读四川盆地城市密度与重庆CBD分布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二山皆为重庆附近山脉,其海拔高度与年降水量相差不大,但甲山山谷常年多水,而乙山山谷常年少水,试从左图中分析其差异的形成原因。
(2)简述左图中等城市的分布规律,并说明城市规模与数量的关系。
(3)分析重庆城市形态的形成原因。
(4)根据重庆的发展可以推测,其主要的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A—D中 点,说明判断依据。
(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是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乙是该区域部分地区等高线和附近海域简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