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期《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他们的观点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
C.主观唯物主义观点 |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
前些年,个别比较干旱的地方种植杨树等耗水量大的树种来防沙治沙,当气候条件没有特别异常时,这些树勉强成活,成为长不大的“小毛头树”。一旦遭遇严重的干旱天气,杨树自身难保,何谈防沙?这启示我们
A.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
B.物质世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
C.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
D.做工作必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
“开车时打开空调油耗会增加”,这是很多开车人坚信的“真理”。其实,这一理论并不完全正确。有关专家表示,在气温适宜、时速小于60公里时,通过开窗通风会比打开空调更省油,但当时速高于80公里时,开窗会增加车辆风阻,此时,关窗开着空调反而更为省油。这反映了
A.联系的条件性 | B.联系的普遍性 | C.联系的主观随意性 | D.联系的不可改变性 |
有一首数字诗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支花。”假如我们把诗中的数字的位置随意调换,这首诗可能就不再别有情趣了。这表明我们要
A.抓住主要矛盾 |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C.注重量的积累 | D.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
“如果你把一个坏苹果留在一桶好苹果里,结果你将得到一桶烂苹果。”这就是坏苹果法则。 “坏苹果法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应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B.看问题应具体分析事物的联系 |
C.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 D.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
全球气候变暖使青藏高原的冰川寿命正在缩短。权威资料表明,中国的冰川面积在40年里减少了7%。目前,冰川年容水量相当于一条黄河。
20.金秋时节某地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农民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①人们可以利用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为自己服务
②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
④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