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织宣布发现了一中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发现再次证明( )
|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 B.存在就是被感知 |
|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
价值规律告诉我们,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里的“等价交换”()
| A.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 | B.是指每次交换都是等价的 |
| C.是指价格与价值相符合的交换 | D.是指等价交换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 |
气候、时间、地域、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它们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因为改变了()
| A.该商品的供求关系 | B.该商品的价值量 |
| C.该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 | D.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
甲经营水果,乙为甲做果箱。甲为了薄利多销便以较低价格出售水果,这不但使得甲的水果生意火红,而且乙的果箱也供不应求。这说明()
| A.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会引起其互补品价格的变化 |
| B.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会引起其替代品价格的变化 |
| C.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会引起其互补品需求量的变化 |
| D.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会引起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变化 |
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它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入是( )
| A.30元 | B.60元 | C.90元 | D.120元 |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及贵”(《史记·货殖列传》)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
| A.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 B.计划机制作用的结果 |
| C.劳动决定价值的体现 | D.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