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地球上某气压带低层大气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哪种气候类型可能受该气压带的影响? ( )
A.极地气候 |
B.温带海洋性气候 |
C.热带雨林气候 |
D.地中海气候 |
当这种气候区正处在上述气压带控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全球昼夜平分 |
B.该气候区的河流处于丰水期 |
C.该气候区的河流处于枯水期 |
D.该地温和多雨 |
造成同一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①自然灾害的强度不同
②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圈层中
③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我国各地连发的高级别旱灾,全国近43%的小麦产区(主要为冬小麦区)受旱,370万人、185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读图8回答问题。图中遭受“重旱”的省区有
A.粤、冀、晋、鲁 | B.豫、辽、晋、陕 |
C.藏、川、甘、宁 | D.冀、晋、陕、藏 |
在本次旱灾中,华北地区损失最大,原因是该地区
①是全国唯一的重旱区
②受灾面积大
③人口与城市密集
④正值春小麦生长的关键期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造成本次旱灾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水量比同期少,气温比同期低 | B.降水量比同期多,气温比同期高 |
C.降水量比同期少,气温比同期高 | D.降水量比同期多,气温比同期低 |
图7中“4”、“5”所示区域分别表示某日我国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和用电严重紧缺区,读图回答问题。图中所示现象最有可能发生的季节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和用电严重紧缺区,
天气分别可能是
A.沙尘暴、寒潮 | B.暴雨、低温 |
C.干旱、台风 | D.暴雨、高温 |
图6表示1816年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 。读图回答22~24题。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
的盛行风是
A.西北风 | B.东南风 |
C.西南风 | D.东北风 |
1816年大松巴哇火山的爆发使全球气温明显下降,
主要原因是火山灰
A.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
B.对地面辐射的反射增强 |
C.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
D.大气逆辐射增强 |
下列关于火山爆发对人类有利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火山地貌独特,风景优美 | B.形成硫磺、煤炭等矿产资源 |
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 | 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图5),回答问题。根据雨带在I、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 | B.6~7月 |
C.6~8月 | D.5~8月 |
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 | B.南北皆旱 |
C.南涝北旱 | D.南北皆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