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8日,据《悉尼先驱晨报》报道,世界气象组织日前呼吁更新气候基准线, 以应对气候变化。世界气象组织认为,目前被广泛应用的1961 - 1990年气候基准线仍然可以作为“稳定的参照”被用于气候研究中。但对于对热浪和暴雨频率的预测和测量,应该使用更新的数据包。该组织在一份声明中称,“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对地球气候的改变速度远超过去。对于那些对气候敏感的行业而言,其决策者可能会根据过时的信息做出错误的决定。”更新气候基准线
A.可以改变恶劣的气候,使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
B.就能把握气候变化的规律,对天气做出准确预测 |
C.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可以避免人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
D.做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有利于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
2012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13年,随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A.0.75元 | B.0.80元 | C.0.85元 | D.1.25元 |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并强制使用的,这就是说
①国家可以任意发行纸币 ②纸币的面额是由国家决定的
③纸币的合法性是由国家决定的 ④纸币的购买力是由国家决定的
A.②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③ |
消费者总是想用同样多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这会导致
A.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居民购买力下降→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萎缩 |
B.社会投资减少→生产萎缩→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 |
C.生活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 |
D.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 |
假设商品甲和高铁互为替代品,商品甲和商品乙是互补商品,那么京广高铁开通运营后,下列图示能够表示乙商品的价格和需求变化趋势的是
AB CD
某国2012年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10 000亿元,同期该国发行纸币5 000亿元代替货币流通,年内共流通了4次。这样1元纸币相当于
A.2元货币的购买力 | B.1元货币的购买力 |
C.0.5元货币的购买力 | D.4元货币的购买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