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最能体现封建性改革所带来的社会变化的是
A.效仿秦国,变法风潮起 | B.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 |
C.逃亡者“耕豪民田,见税什伍” | D.封建城市的兴起 |
1877年5月16日,法国君主派总统麦克马洪在参议院同意下将众议院解散。在新众议院的竞选中,参加投票的选民高达80%以上,共和派取得绝对优势。后来麦克马洪被迫辞职,共和派领袖当选为总统。材料说明()
①法国君主派不甘心失败
②法国共和派取得真正主导地位
③法国民众支持共和制度
④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④ | D.①②③④ |
19世纪末《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修正条文宣布:过去统治家族的成员不得当选共和国总统,参议员任职一旦期满,即丧失其不受罢免的参议员职务。该规定()
①有利于消除贵族政治
②有利于共和派掌握总统等关键职位
③有利于保障立法权的独立性
④有利于法国共和政体的巩固与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关于英国《权利法案》和美国1787年宪法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
②为国家的稳定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③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政治体制
④都赋予了议会至高无上的权力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法治”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到来的一大标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权利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内阁高于王权的原则,具有宪法的性质 |
B.《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德国走上军国主义发展道路,它虽然保存了很多封建残余,但是它的颁布仍是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 |
C.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当代法律制度中的许多原则和做法,都可以从中找到源头 |
D.法国1875年宪法最终确立了法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制 |
关于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议员的任职特点与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众议员流动性大,可以让更多的人参政议政
②参议员相对稳定,利于保持政策稳定性
③参议员任期较长、人数较少、且(多数情况下)较众议员代表更多的选民
④国家的创建者希望拥有一个贴近且跟随民意公论的“人民议院”;以及与一个较为慎重且具贵族气派的参议院,以防护集体情绪的狂乱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④ | D.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