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三五之夜”即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十五”又称“望”,如“丁卯年三月之望”,即丁卯年三月十五日。“晦朔”分别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
B.《渔父》中渔父的歌运用了借代的手法,“沧浪之水”指社会状况,“水清”与“水浊”指世道的清明与黑暗,“濯我缨”“濯我足”的不同变化表现了渔父灵活的处世态度。
C.庄子憧憬的“无穷”,是其追求的“逍遥游”的理想境界,这不是一个客观的时空存在,而是一个作者构想出来的虚幻世界,这是一个摆脱了外在世界的一切束缚,与天地真正浑然一体的精神世界。
D.《项脊轩志》一文作者围绕“百年老屋”的几度兴废,追忆昔日的读书生活和日常琐事,寄托了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情怀念,抒发了对“项脊轩”的由衷热爱之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古代文学常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把下面六句话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中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1)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2)这时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3)却换来烦人的蝉儿(4)好象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终于沸腾了一样(5)下面林带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6)潜在树叶间一声声长鸣

对《离骚》思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通过诗人一生不懈的斗争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动,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
B.表现了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
C.表现了诗人热爱进步、憎恶黑暗的光辉俊洁的人格。
D.在表现激情的同时,更多地表达出了诗人的无奈和感伤。

对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
B.《楚辞》是刘向于西汉末年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它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C.“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为“辞”“辞赋”“骚”等。
D.《离骚》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屈原创作。屈原另有《九歌》《九章》《天问》等。

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中的加点的字与“长余佩之陆离”中的“长”相同的一句是

A.哀民生之多艰 B.悔相道之不察兮
C.步余马于兰皋兮 D.长太息以掩涕兮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謇朝谇而夕 (废弃、贬斥)时俗之工巧兮(本来)
B.何方圜之能兮(合)忍尤而攘诟 (忍受耻辱)
C.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行迷之未远(及时)
D.余情其信芳(只要)岂余心之可 (受创而改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