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世仁人志士”开头,将下列几句话重组为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删词语。
①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②《离骚》是屈原创作的不朽诗篇。
③“求索”精神源于《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
④“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精神。
在“我给‘文学人物’写句话”主题活动中,赵伟同学写下的这句话(例句),获得了同学们的好评。请你在提供的人物中任选两个,以“希望”开头拟写句子。要求在内容上能体现与人物相关的信息,句式、修辞等与例句基本相同。
例句:写给“祥林嫂”:希望就是你对阿毛的无尽惦念,如春天贺家墺漫山遍野的绿色,在你的心头鲜活到永远。
写给“清兵卫”:
写给“阿隆”:
写给“素芭”:
同学们,你注意过私家车车尾的标语、标贴了吗?从早期“熊出没,注意”的安全告诫,到如今“别跟着我,我也迷路了”“我慢我量小,你快你飞去”,以及与之相配的滑稽、俏皮的卡通图像,引来了众多车主的跟风。你喜欢这样的个性车贴吗?你如何看待“车尾文化”的悄然兴起?请发表看法,阐述观点。(30字以上)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新闻,不超过15个字。
本报讯(记者佘晖)因为身处巨大的拆迁工地,百年“汉冶萍”碑刚刚现身,就引起众多“人文武汉”网友关注。其他的几块碑现存何处?它们未来的归宿如何?这些问题牵动着网友们的神经。昨日上午,汉阳区文化局派员到国棉一厂实地调查。
本月19日,“人文武汉”网友发起工业遗址寻访,探访正在拆迁的国棉一厂,发现百年“汉冶萍”碑藏身门卫室。本报21日发出这一消息后,“人文武汉”网友纷纷在网上跟帖,表示对其未来命运的担忧,他们提出,只有文化部门出面,才能保证“汉冶萍”碑及可能存在的其他相关碑刻不受损失。
记者昨日获悉,汉阳区委领导看到本报报道后十分重视,批示请区文体局调查情况。昨日,汉阳区文化局人员专程到现场调查拍照。据称,他们将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及时研究保护措施。
(《长江日报》2012年2月24日)
下面是《红楼梦》中的关于“黛玉之死”的一段话。请你展开联想,补充省略号省略掉的内容。划线句子,曾被红学专家们认为是“妙不可言”,请揣摩其丰富的意蕴,试品析其精妙之处。
探春过来,摸了摸黛玉的手已经凉了,连目光也都散了。探春紫鹃正哭着叫人端水来给黛玉擦洗,李纨赶忙进来了。三个人才见了,不及说话。刚擦着,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紫娟等急忙扶住,那汗愈出,身子便渐渐的冷了。
(1)补充省略掉的内容。(注意语言得体)
(2)试析划线句子的妙处。
请用简明准确的语言,概括说明鲁迅小说《祝福》开头一段中描写鲁镇祝福景象的文字在文中的表现力。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发出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远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