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中央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2013年6月18日全面启动。某区在城市规划中,注重走群众路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区规划部门,积极调研,集思广益,就旧城改造征求群众意见,并邀请专家进行科学论证。特别是在辖区内遇到了老街保护与修缮的难题时,有关单位,多次研究,探索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古代民居原地修复与加固的技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获得了一致的好评。
结合材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市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中,在引进项目的时候,一直坚持拒绝引进落后产能与重污染企业,同时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扶持高新产业等举措,从而取得了十分骄人的经济成绩。
材料二 下表为A市2008—2010年能耗与排放状况。
2008年与2007年同比 |
2008—2010年累计 |
|
单位GDP消耗 |
下降4.59% |
下降10.08% |
化学需氧量 |
减少4.42% |
减少6.61% |
二氧化碳排放量 |
减少5.95% |
减少8.95% |
注:该市2008—2010年GDP同比增长9%~12%。
(1)结合材料一说明,A市政府的做法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哪些要求。(16分)
(2)结合材料二,请你对A市经济的发展状况作出简要评价。(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7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1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
注:目前,国际上被认可的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地区GDP总量的标志性比例为70%。
材料二 下表为2011年上半年我国“三驾马车”对GDP的贡献率。
最终消费 |
47.5% |
资本形成总额 |
53.2% |
货物和服务进出口 |
-0.7% |
注:在正常的情况下,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应该在60%以上,不少发达国家在70%左右。
材料三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国各地、各部门掀起学习热潮。某省在学习中强调:深入贯彻学习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就要着力推动三大需求协同增长,提升“861”行动计划,优化投资结构,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大力拓展消费需求……同时要把促进农民增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1)请分析材料一、材料二蕴含的经济信息。(10分)
(2)请你针对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说明应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8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简要概括该省是怎样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的。(8分)
2011年12月11日,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的日子。10年风雨10年跨越,辉煌成就令人鼓舞,深刻启示弥足珍贵。
材料一 2001年中国对外贸易额占世界总贸易额的4.4%,是世界第六大出口国;此后的10年间,中国出口和进口分别以年均18.3%和17.6%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同期世界8.9%和9.0%的年平均增长速度。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超过世界贸易总量的10%,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世界第二大贸易国。
材料二 入世10年中国经济总量的变化。
年份 |
人均GDP |
GDP总量 |
||
2001年 |
800多美元 |
11万亿元 人民币 |
世界第六 |
年均增长 超过10% |
2010年 |
4000多美元 |
近40万亿 元人民币 |
世界第二 |
材料三 据2010年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次对中国经济进行量化分析:10年来,中国每年平均进口7500亿美元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累计汇出利润2617亿美元,年均增长30%。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近50%,2010年已达到688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中国对外投资企业聘用当地员工接近80万人,每年在当地纳税超过100亿美元。2010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第一引擎。
(1)你从上述材料中获得了哪些经济信息?(10分)
(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谈谈入世10年辉煌成就给我们的启示。(1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空中客车是欧洲许多国家联合生产的。
材料二 目前,世界贸易总额约占世界年GDP总额的1/4左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总额平均每年增长6%;2010年增长速度达10%以上。
材料三 中国2010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1057.4亿美元,全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680亿美元,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1)上述材料表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什么趋势?(6分)
(2)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原因是什么?(2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职工用漫画《他敢剪吗?》描述所在企业存在的某种现象。
注:近几年来,该企业的产值年均增长11%左右,企业利润年均增长20%。与此同时,职工工资增长缓慢,年均仅增长5%。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你认为“他”敢剪吗?为什么?(10分)
(2)联系(1)的结论,结合材料及注解,从“经济生活”角度,请你为该企业今后的发展献计献策。(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