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
A.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
B.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
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具体应用法律时作出的解释(即司法解释),应当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这说明
①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②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③人大常委会的权力不断扩大
④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纳入规范化和程序化轨道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2009年9月,全球19个主要经济体和欧洲联盟领导人在美国匹兹堡宣布,二十国集团(G20)将代替八国集团(G8),成为国际经济合作与协调的首要全球性论坛,八国集团转为主要关注国际安全、外交等问题。这说明
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逐渐占有主导权
②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③国际组织在协调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④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正在建立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新中国成立之前,民族地区几乎没有现代意义的学校,文盲率非常高。如今民族地区的各类学校已达72700余所,在校学生3450万人,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达115万人,比1950年增长了886倍。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
①其主要原因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少数民族人民实现当家作主
②表明现阶段我国各民族享有平等权利
③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
④表明我国已消除各民族间文化发展不平衡状况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去年底,W市《公交线网优化三年行动计划》在当地媒体及交通管理部门政务网公
示,征求百姓意见。该计划引发民众热议,有关部门收到市民意见、建议近千条。不少市民
对该计划中“掐短线路”的调整方案提出质疑,认为会增加出行成本和候车时间。交通管理
部门研究决定,尊重市民意见和出行习惯,否决这一方案。这表明,在我国
①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②公民享有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事务的决策权
③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公民享有知情权和提案权
④公民可以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参与民主决策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子日:“学而时习(演练,练习)之,不亦说乎?”但“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因此,“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上述引文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有
①把学习与实践统一起来,才能更深刻理解知识
②学习是实践的重要目的与归宿
③学习他人间接经验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④虚心学习他人经验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