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0日晚,大运河数字博物馆在无锡南长区开馆,这是国内首个以“大运河”为主题的数字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静态展示文物的方式不一样的是,这个古运河畔的“高科技”博物馆运用3D影像科技、多媒体互动等数字科技手段展现了大运河千年发展中“桨声、灯影、古桥、民居”相融之景,向世人展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古运河“民俗风情水上图”。国内首个以“大运河”为主题的数字博物馆的开馆,将激励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道路上奋勇前进。这说明( )
A.各种文化都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 B.文化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决定因素 |
C.文化活动是由人类创造和享用的 | D.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
(2014)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②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
④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08年初,一场突如其来雨雪冰冻灾害降临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全国人民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国分忧、共克时艰,战胜雪灾、重建家园,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新篇章。“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灾区和全国人民在灾难面前迸发出巨大的力量,说明单选题
A.民族精神使中国人民千锤百炼而意志更坚 |
B.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的民族文化之中 |
C.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
D.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山东通过筹办中国第十届艺术节,让中华传统文化得到集中展示,也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它历久弥新的炫目光彩。近年来,山东传统文化保护取得长足发展,十五部角逐十艺节“文华奖”大戏中,传统戏曲节目占很大比重。从山东梆子《两狼山上》、《古城女人》,到吕剧《百姓书记》,京剧《瑞蚨祥》,有的是全新创作、有的是旧戏新编,国粹艺术被赋予全新的表现形式和时代内涵。我们之所以要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是因为()
①本民族传统文化是至高无上的,是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的
②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文化也就不能丰富发展
③传统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009年3月15日,第六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活动在广州蓓蕾剧院拉开唯幕,包括《西游记》第21台剧目从全国各地精心选出参演。虽然《大闹天宫》依然能唤起美好的记忆,但“《西游记》都看了几百遍啦”一句话足以让现在的儿童文学汗颜。孩子的评价很殊酷:“我不要看孙悟空,我就要看哈利·波特!”这表明()
A.我们的古老的文明已经完全失去竞争力 |
B.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使其不适应现代文化 |
C.我们的文化需要与时俱进 |
D.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不容易为世界所接受 |
中华世纪坛序写道:朗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五千岁,繁衍百亿人。铁肩挑五岳,巨手开三峡。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下列选项中对于中华文化“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
①既求同存异又兼收并蓄
②能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各种文化
③能与其他各民族文化平等交流、和睦相处
④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