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礼物
去年母亲节,8岁的儿子用自己的零花钱亲自给妈妈买了一套连衣裙。妈妈深受感动,轻轻地拥抱着儿子问:“洋洋,你为什么给妈妈买衣服啊?”
“今天是母亲节,我要送你一件礼物!”儿子自豪地说。“这套裙子多少钱?”妈妈又问。“售货员阿姨说198元,见我没有跟大人一起来,又听说这是母亲节送给妈妈的礼物,便要了我158元。这不,还有发票呢。”儿子从兜里掏出一张发票交给妈妈,又说:“妈妈,你快试试裙子吧。”
妈妈在儿子的催促中试起了裙子。由于妈妈个子不高,裙子明显大了;妈妈肤色不白,裙子又是深色,一下子把人衬得更黑了……爸爸和妈妈对裙子尽管有一百个不满意,但是当着儿子的面又不能表露出不满的情绪,以免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这毕竟是儿子对母爱真挚的回报啊!爸妈直夸儿子:“好孩子,真懂事!”
下午,爸爸和妈妈根据发票提供的地址,找到了那家服装店要求退货。当出示发票说明情况后,服装店老板边办理退货边讲起儿子买裙子的经过:儿子一个人来到服装店,要给妈妈买裙子。老板问:“你妈妈有多高?”儿子说:“妈妈不高不矮。”老板又问:“你妈妈有多胖?”儿子说:“妈妈不胖不瘦。”老板问:“你妈妈是什么肤色?”儿子说:“妈妈不黑!”老板又问:“裙子要哪个价位的?”儿子说:“要最贵的!”说着从书包中掏出一堆零钱,老板和他数了数共213元。于是便推荐了198元这个价位……老板又说:“服装店自开业到现在已5年多了,他是我遇到的第一个给母亲送礼物的孩子,很受感动,于是就按进价卖给他一套。同时怕大人不放心,我还给他出了一张发票……”
妈妈打断了服装店老板的话说:“这裙子我们不退了,谢谢你!”并紧抱儿子给她买的不合体的裙子,红着眼圈走出了服装店,她把它当做礼物永远珍藏起来。
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不黑、最贵的——这是孩子心中神圣的母爱!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表露 真挚
(2)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用简要语言概括。(不超过25个字)
(3)爸爸妈妈退货的原因是什么?试找出文中的原句回答。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标题中“完美”二字的理解?
(5)找出一处文中侧面衬托儿子孝心的句子,抄在答题卡上。
(6)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孝敬自己的父母的呢?说说自己的做法。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 爱 花 城
我刚到花城,便陶醉在花的海洋里…… 记得,春节时,那昂立枝头的就是被誉为“英雄花”的木棉花。它色彩鲜艳,蓬勃向上,给人以坚定、凝重、朴实的感觉。 当热风吹走带有几分寒意的春季时,花城已成为白兰花的天地了。我漫步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陶醉在白兰浓郁的清香里。 继白兰花之后,最美的要数凤凰花了。它的花似红云,像彩霞,一枝枝,一片片,开满了枝头,看上去一片火红,像一团正在燃烧的火。 秋风飒飒,群花中的佼佼者,当然要数菊花了。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瞧!菊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黄的……色彩各异,五颜六色。菊花的姿态更美,有的倒挂枝头,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千朵成群……真是千姿百态啊! 一阵北风吹过,百花凋零。路边似乎已看不到什么花了,其实不然,在每家的窗台上,不正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它那碧绿的叶子衬托着白黄色的小花,散发出芬芳,越发惹人喜爱。) 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的一年四季,我更爱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1)本文是按______ 的顺序来写的。
本文的中心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把“在每家的窗台上,不正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这句话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根据下列提供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下来。
①眼睛看着复杂纷繁的景象而感到迷乱。()
②形容可看的东西太多,看不过来。()
③形容女子体态修美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4)用“-----”画出描写菊花色彩各异,五颜六色的句子。用“﹏﹏ ”画出描写菊花千姿百态的句子。
(5) 说说阅读了本文,你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
课文内容我了解
(1)本文是一篇散文。文章以清新的笔触描写了香山红叶的可爱与美丽。通过对香山红叶与众不同之美的一再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的爱,对()的爱,对()的爱。
(2)本课有描写春天的词语,你也试试写几个
艳阳天:、、
(3)红叶和青松,在这个特殊场合,()出的一种()的美,无形中创造出了一个奇特的()。
(4)它究竟占了多大面积,无人估计得出,因为它(),一眼看不尽。它比()更红,比()更密,在一定的距离外看去,它(),哪里的春天也比不上它的热闹。
(5)你还知道北京哪些名胜古迹的地方?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湖,名叫天鹅湖。据说许多年以前,曾经有一群天鹅在这里生活,因此而得名。
湖呈圆形,湖水清可见底,碧得发亮。湖的四周有茂密的树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垂(cuí chuí )柳,在微风的吹动下,柳条迎(yíng yín )风起舞。湖水映衬出柳姑娘的身影十分秀美。树下是一片嫩绿(lǜ lù)的草地,草地上开着红的、黄的、蓝的小花。湖上有一座美丽的小桥,把天鹅湖打扮得更加美丽。
(1)给短文加个题目:
(2)保留()里正确的读音,划去不正确的。
(3)第2自然段先写了湖水() 、(),再写湖的四周有(),接着写树下有() 和 () ,最后写湖上有() 。
(4) 短文的主要意思是()
A、讲了天鹅湖的美丽的景色。
B、讲了家乡的天鹅湖里什么都没有。
C、讲了天鹅湖四周的景色。
(5)上面的短文中,你最喜欢哪些词、句,请你摘抄下来。
词:(至少写三个)
句:(至少写二句)
课内阅读理解
总理站在临时找来的几只木箱上,凛冽()的寒风不时地掀起()他蓝中山装的衣襟。总理面对群众迎风伫立(),脸上闪现着无比激动的神情。
突然,就像猛然()爆发的山洪一样,会场上又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这欢呼发自人们的心灵深处,是那么响亮,那么激越!它在冀南平原这个普普通通的村庄上空,久久地回荡着,回荡着……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写在()里。
(2)补充词语
()的寒风()的神情()的山洪
()的村庄()的衣襟()的掌声
(3)用“那么……那么……”说句话。
()
(4)“山洪一样的掌声”是怎样爆发出来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
(5)这两段话体现了周总理是怎样的人?
()
阅读并回答问题
我不能忘掉祖国
宋庆龄十五岁那年,被父母送到美国留学,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学院。
她是一个文静而喜欢思考的女孩子,学习非常勤奋。尤其是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时,她就更加刻苦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计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就认真地搜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的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的文明古国,特别是亚洲的中国,都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第一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紧锁着双眉,耐心地听完了这位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了起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她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她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有多少仁(rén)人志士正在为她的振兴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啊!有一天,东方睡狮的吼声必将震惊全世界!因为她有广阔的土地,有勤劳的人民,有悠久的历史,有富饶的物产,有优良的传统(tǒnɡ)……”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中国,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①近义词:
思考——() 立即——()震憾——( )
②反义词:
苏醒——() 马虎——()贫瘠——()
(2)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①不以为然:
②交口称赞:
(3)按照“//”分好的段落概括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