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 |
| B.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而在氧气中却能燃烧,说明空气中和氧气中的氧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
|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
| D.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 |
某乙醇(C2H5OH)和水混合的溶液中,乙醇分子中所含的氢原子总数与水分子中所含的氢原子总数相等,则此溶液中乙醇质量占总溶液质量的质量分数是
| A.25% | B.71% | C.33% | D.46% |
黄铜渣中约含Zn 7%、ZnO 31%、Cu 50% 、CuO 5% ,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已知:ZnO + H2SO4 = ZnSO4 + H2O;CuO + H2SO4 = CuSO4 + 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I、II中的操作均包含过滤 |
| B.I、II中的现象均包含有无色气泡生成 |
| C.I中发生2个化学反应 |
| D.溶液B中只含硫酸锌和水 |
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可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④既可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又可推导出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
| A.①②④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②③ |
钛是航空、军工、电力等领域的重要原料。工业上用钛酸亚铁(FeTiO3)冶炼钛(Ti)的过程是:
①2FeTiO3 + 6C + 7Cl2
2TiCl4 + 2FeCl3+ 6CO
②在氩气环境中,2Mg+TiCl4
Ti+2MgCl2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②属于置换反应 |
| B.反应②中氯化物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
| C.反应①、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都改变 |
| D.反应②中氩气只作为保护气并不参加反应 |
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 A |
除去CO2中的CO |
点燃 |
| B |
鉴别冰和干冰 |
室温放置,过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液体残留 |
| C |
分离铁粉和铜粉混合物 |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 |
| D |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
加入足量的锌粉,过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