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它先以速度v行驶了的路程,接着以20km/h的速度驶完余下的
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km/h,则v是( )
A.24 km/h | B.35 km/h | C.36 km/h | D.48 km/h |
一个静止的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匀强磁场中发生衰变,所产生的新核和所放出的粒子的运动方向均垂直于磁场方向,如下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其轨道的可能是
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α粒子的运动轨迹,在α粒子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
B.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
C.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等于零 |
D.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
在中子衍射技术中,常利用热中子研究晶体的结构,因为热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晶体中原子间距相近,已知中子质量m=1.67×10-27 kg,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可以估算出德布罗意波长λ=1.82×10-10 m的热中子的动量的数量级可能是
A.10-17 kg·m/s | B.10-18 kg·m/s | C.10-20 kg·m/s | D.10-24 kg·m/s |
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 |
B.光在传播时是波,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转变成粒子 |
C.高频光是粒子,低频光是波 |
D.波粒二象性是光的根本属性,有时它的波动性显著,有时它的粒子性显著 |
质量为M的物块以速度V运动,与质量为m的静止物块发生碰撞,碰撞后两者的动量正好相等,两者质量之比M/m可能为
A.2 | B.3 | C.4 | D.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