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制100mL 1mol/L NaOH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在托盘天平两托盘上各放一片相同的纸,然后将NaOH放在纸片上进行称量 |
| 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即可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
| C.用蒸馏水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洗涤液也移入容量瓶中 |
| D.沿着玻璃棒往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
某同学用下列装置验证一些物质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Ⅰ图中: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到金属钠中,能看到U型管右侧红墨水上升 |
| B.Ⅱ图中:观察到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待尾气全部被碱吸收后,将稀硫酸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可能看到有黄绿色气体生成 |
| C.Ⅲ图中:观察到量筒内黄绿色逐渐消失,量筒内壁有油状物质生成。该现象是由于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了加成反应 |
D.Ⅳ图中,可以比较 、 和S氧化性的相对强弱 |
E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M是E的气态氢化物,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气体M存在如下关系:xM(g)
Mx(g),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的沸点比同主族下一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沸点低 |
B.该反应的百分比学方程式是![]() ![]() ![]() |
| C.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33.3 |
D. 时刻,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1 molM,重新达到平衡时, 将增大 |
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
,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下图所示变化,其中B和C均为10电子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元素位于ⅥA |
| B.A不能溶解于B中 |
| C.B的沸点高于C的沸点 |
| D.A和C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一定正确的是
A.甲醛的电子式:![]() |
B.用铜电极做盐酸溶液的电解实验:![]() |
C.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 |
D.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过量的小苏打溶液:![]() |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
| B.浓硝酸、浓硫酸均能将木炭氧化成二氧化碳 |
C. 、 、S都能直接与氧气反应,生成两种相应的氧化物 |
D.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 ,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