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画出了某电场中三条电场线,C点是A、B连线的中点,已知A点的电势为φA=30V,B点的电势为φB=﹣10V,则C点的电势( )
A.φC=10V B.φC>10V
C.φC<10V D.上述选项都不正确
竖直放置在铁丝框中的肥皂膜,在太阳光照射下形成( )
A.明暗相间的水平干涉条纹 | B.明暗相间的竖直干涉条纹 |
C.彩色的水平干涉条纹 | D.彩色的竖直干涉条纹 |
如图14-2-9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色光,取其中a、b、c三种单色光,并做如下实验:①让这三种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光屏上产生干涉条纹(双缝间距和双缝到光屏的距离均不变);②让这三种单色光分别照射锌板;③让这三种单色光分别垂直射到一条直光纤的端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4-2-9
A.单色光c的波动性最显著 |
B.单色光c穿过光纤的时间最长 |
C.单色光a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最小 |
D.如果单色光b能发生光电效应,则单色光a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彩虹的产生原因是光的色散,如图14-2-5所示为太阳光射到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色散形成彩虹的光路示意图,a、b为两种折射出的单色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14-2-5
A.a光光子能量大于b光光子能量 |
B.在水珠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
C.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看到的a光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宽 |
D.如果b光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也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
科学家们之所以关注南极臭氧层空洞,是因为( )
A.紫外线有较强的化学作用,可以杀菌消毒,治疗皮肤病及软骨病 |
B.大气中的臭氧层能反射太阳光中强烈的紫外线 |
C.强烈紫外线的照射对人们及其他动植物可能是有害的 |
D.臭氧层空洞将会使气候恶化 |
某介质的折射率为,一束光从介质射向空气,入射角为60°,图13-1中哪个光路图是正确的( )
图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