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对这一增长结果解读错误的( )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
B.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
C.亚非拉国家逐渐成为国际事务中重要力量 |
D.中国逐渐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外交孤立政策 |
“(它)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材料评述的是( )
A.经世致用 | B.“中体西用” |
C.维新思想 | D.“兼容并包” |
1896年4月,维新人士黄乃棠在福州创办《福报》,宣传维新思想,但销量很小,一年后停办。这反映出( )
A.新式传媒不受社会欢迎 | B.民主共和未能深入人心 |
C.维新变法群众基础薄弱 | D.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 |
有学者认为:“被满州人征服的震惊,使中国知识分子重新思考政治合法性的整个基础。最惊人和富有创造性的是类似于西欧人民的主权思想的生发。”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位学者观点的是( )
①“天下为主,君为客”②“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③“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蒲松龄在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中写了许多妖鬼狐仙的故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说明( )
A.蒲松龄对现实生活了解不多 |
B.妖鬼狐仙的故事确实存在 |
C.清朝时期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政策,蒲松龄只能以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
D.清朝时期市民阶层开始形成,这类故事符合他们的口味 |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
A.王羲之 | B.张旭 | C.颜真卿 | D.柳公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