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
| A.革命党人为袁世凯夺权留余地 | B.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 |
| C.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质 | D.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 |
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选举从1912年12月中旬正式拉开帷幕。这届国会()
| A.国民党积极参加选举并获胜 |
| B.推动了国民党内阁的建立 |
| C.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 |
| D.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
1804年3月21日是法国人忧喜交加的日子:刚颁布的《拿破仑法典》规定了法国人享有的民事权利,但已婚妇女仍未有公民权。对这部法典比较确切的评价是( )
| A.进步意义大于缺陷 | B.歧视妇女一无可取 |
| C.因有局限无法实行 | D.长久时间没有改变 |
马克思指出:“拿破仑已经了解到现代国家的真正本质;他已经懂得,资产阶级社会的无阻碍的发展、私人利益的自由运动等等是这种国家的基础。他决定承认和保护这一基础。”为此拿破仑( )
①建立法兰西银行,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②颁布《民法典》,保障小农土地所有制
③网罗人才,组建高效民主内阁
④实行征兵制,发动对外战争
⑤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改善与英国关系
| A.①②④ | B.①③⑤ | C.②③④ | D.①④⑤ |
1802年拿破仑发表演说:“现在有了一个政府,有了各种权力机构,但此外全国还剩下什么呢?一盘散沙。……如果我们不在法国的土地上放下大堆大堆的花岗石作为基础,我们是建立不起共和国的。”以上材料反映拿破仑( )
| A.竭力维护共和制 |
| B.力图强化中央集权 |
| C.企图复辟封建帝制 |
| D.力主对外扩张,建立一统欧洲的大帝国 |
1793年4月,华盛顿发布中立宣言,宣告在英国和法国的交战中保持中立,这引起了法国的不满,主要是因为( )
| A.独立战争期间法国是美国的盟国 |
| B.美国的宣言使美国丧失了正义性 |
| C.法国和美国有着许多共同的利益 |
| D.法国迫切需要美国在军事上的援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