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从1921年开始,新经济政策开始逐步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据此回答1—4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这里的“特殊历史条件”包括
①国内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②俄国处在帝国主义战争状态
③俄国的相对落后贫困
④巩固苏维埃政权是最重要的任务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④ | D.①②③④ |
之所以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共产主义”政策,主要是由于
A.俄国物质文明极端发达 |
B.取消市场经济和商品货币关系 |
C.实行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
D.最大限度的集中财力、物力,按需分配 |
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
A.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
B.允许资本家兴办中小企业 |
C.允许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 |
D.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 |
有人称新经济政策上“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美国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是 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 ②没有看到政策仅是在一定限度内调整 ③只看到政策引起的直接的、表面的变化 ④没有从发展的、辩证的角度分析问题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下列对经济区域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贸易与生产管理国际化使全球一体化 ②区域经济相互依赖为国际合作打下基础 ③生产力发展导致生产资本国际化 ④全球一体化趋势是理想,不是现实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据右面日历所提供的信息,完成问题。
这一天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在北京时间晚上10时发生了一件大事,它是( )
A.国务院宣布“十一五”计划正式实施 |
B.全球贸易会谈同意中国加入WTO |
C.奥委会选出北京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 |
D.上海合作组织正式宣告成立 |
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共同影响是( )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
B.促进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C.促进了中国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 |
D.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共同点是( )
A.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
B.都从当时实际国情出发 |
C.都为粉碎帝国主义进攻创造了物质条件 |
D.都体现了共产主义的分配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