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 B.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 D.减少了政府的公共开支 |
下图是19世纪后期的某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西班牙成为“日不落帝国” |
B.荷兰成为“海上的马车夫” |
C.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
D.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
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③开发土地资源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慈禧生活俭朴 | B.中国不需要汽车 |
C.中国汽车依赖进口 | 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 |
维克多·雨果曾说:“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需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根源是
A.法德两个国家化解宿仇、实现和解 |
B.经济发展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
C.摆脱美、苏对西欧的渗透与控制 |
D.二战后欧洲各国的普遍衰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