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
| A.肯定了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 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
| 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 | 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 |
《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是指
| A.二月革命 | B.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
| C.《四月提纲》 |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马丁·路德提出只要信仰上帝灵魂便可得救的主张,实际上是
| A.反对罗马教廷的权威 | B.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
| C.反对《圣经》的权威 | D.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禁欲主义 | B.蒙昧主义 | C.启蒙思想 | D.人文主义 |
下列最能体现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的是: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曾这样描述郡主(绮思梦达)冲破封建门第观念,与仆人相恋,遭父亲反对后愤然驳斥到:“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 | B.薄伽丘提出了人类平等的思想 |
| C.品德是判定人类贵贱的标准 | D.体现了人类的理性是自然赋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