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行省内部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元代实行这种权力运行机制主要是为了
| A.加强中央集权 | B.分化地方权力 |
| C.妥善处理各民族之间关系 | D.提高行政效率 |
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贵贱有序 | B.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礼法并用 |
| C.董仲舒倡行独尊儒术,天下一统 | 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反躬践实 |
称古代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 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 | B.希腊涌现了众多的哲学大师 |
| C.希腊先哲最早怀疑神,强调人的价值 | D.希腊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学 |
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的成功标志着
| 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 | 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 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 | D.君主制度的衰亡 |
著名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普鲁士19世纪60、70年代的胜利,“为1918年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以下各项可以作为科恩论断依据的是
| A.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 | B.德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 |
| C.俾斯麦宰相实行“铁血政策” | D.德国推行海外殖民扩张政策 |
美国1787年宪法最具有创新性的内容是
| A.建立中央集权 | B.议员由选举产生 | C.实行三权分立 | D.开创代议制政体 |